被吐槽的相亲背后结婚焦虑如何化解
如今,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遭遇父母“逼婚”,形态各异的相亲活动,也吸引着舆论的关注。其中,有两种相亲模式颇为流行,也容易遭人“吐槽”,一个是线下空间的“白发相亲”,另一个则是网上流行的“无中介相亲”。
所谓“白发相亲”,就是由父母出面,替孩子去商议相亲事宜。不论是在北京中山公园还是上海人民广场,每逢周末,都能看到一群中老年人聚在一起,交换家里的“单身人口信息”。在这些公共场所的“相亲角”里,大量单身青年的个人信息展示在宣传板上,一眼望去,可谓眼花缭乱。“白发相亲”背后,其实是父母对子女结婚事务的焦虑,那么,这种焦虑究竟从何而来?
从实质上看,“白发相亲”是一种父辈思维介入青年婚姻问题的现象。父母出面为孩子相亲,既是为了帮助子女寻觅姻缘,也是希望规避子女未来生活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但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观念往往存在差异,前者更看重所谓的“眼缘”“感觉”,后者则把婚姻具象化为可以具体衡量的指标——譬如年龄、工作、房、车、收入、户籍,等等。这种观念的差异,让许多年轻人对结婚并不着急上心,而年轻人越是不急,父母往往越是焦虑,而形成了一种负反馈的循环。
笔者曾多次听长辈抱怨过孩子择偶时“太挑剔”,他们不明白,大龄未婚的子女为何放着“条件不错”的异性不找,却要寻找那些自己“看不上眼”的人。其实,多数未婚青年不愿意将就,就是因为他们坚持在爱情的基础上步入婚姻,而不愿选择父母眼中的“先看条件,再找对象”的功利路径。也正因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主动去相亲角择偶,而忧心忡忡的家长们,却偏爱在相亲角里寻找机会。
社会学者孙沛东在研究相亲问题的专著《谁来娶我的女儿》中提到:“相亲角男少女多,女方的父母远远多过男方的亲友”。而且,相亲角的本地人居多,他们认为外地人在户籍、住房等问题上存在一定劣势,往往优先选择本地的门当户对的另一半。这些调查与研究结论,也大致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式观察。因此,“白发相亲”很难被年轻人认同,父母与孩子在此问题上容易达不成共识,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似乎都能逻辑自洽,却自说自话,无法理解对方的观念。这使得“白发相亲”的父母们心中的焦虑成了一种“无效焦虑”,同时也造成了父母与子女的失和。
相比之下,网上“无中介”的相亲模式,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是,其中也潜藏了不少问题与风险。笔者身边不少单身的朋友,都选择在某些交友类微信公号上注册个人信息。根据小程序的匹配机制,他们可以看到系统推荐的“另一半”,至于双方能否进一步发展关系,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与缘分了。
这种相亲模式的优点,在于快捷、方便,很符合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且不用见面就可以选择对象,更符合很多“外貌协会”的需求。但是,其隐患与风险也十分明显。相亲双方仅凭照片与简单的个人介绍来“筛选”意中人,很容易落入以貌取人的陷阱里。婚姻是人生大事,“眼缘”固然关键,但在“照骗”现象愈发凸显的当下,仅凭几张照片,很难无法确定一个人的真实状况。
更糟糕的是,不少相亲行为被异化成各自条件的“比拼”,由此引发的所谓的“相亲鄙视链”令人哭笑不得。比如,一些人在户籍上大做文章,大搞地方保护主义,认为只有本地人才能成为相亲市场上的佼佼者。还有人不仅“地域黑”,还对某些行业、专业的人大肆污名化。排除这些偏激观念,相亲圈子弥散的强烈焦虑感,也困扰着很多人。
婚姻固然与现实因素密切相关,但不该完全被现实所吞噬。走上相亲之路的年轻人,其实无需用太悲观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顺其自然的心态,积极争取的态度,都是“脱单”的关键要素。寻求幸福或许很容易,美好的缘分往往在人意料不到的时候不期而至,越是刻意争取或逃避的东西,越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焦虑与风险。弥散在舆论场上的相亲焦虑,与现实因素有关,但也与人的心态有关,找准自我定位后,坦然面对可能的姻缘,才能不被焦虑所裹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