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 “Z世代·新学工”公益培训开启

2021
07-19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王清杨 夏宾)当经济发展让中国的年轻人有幸能成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当经济发展让文化的传播形式多样、文化的潮流愈加多元,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工作成了中国每一所高校的“必答题”。  

  为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促进青少年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在哔哩哔哩(下称“B站”)的支持下拟在全国各大高校共同实施“Z世代·新学工”公益培训计划。

  近日,该计划的第一期讲座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北外学工部负责人、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各学院辅导员、师生代表、团干部等,以及在京交流学习的新疆大学师生代表,参加公益培训,并交流座谈。

  公益培训旨在为各方今后关心和服务青年,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提供帮助,在为党育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提供经验借鉴。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丁浩出席公益培训并致辞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健全完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引导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谈及学校思政工作如何形成良好局面,丁浩提出三方面体会,即要因材施教,完善思政工作模式;要因势而变,创新思政工作方法;要因时而进,增强思政工作能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俊彦认为,从文化影响力来看,在“互联网+”的后喻时代,青年在运用信息技术上已具有优势,青年网络文化极大地增强了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

  据悉,“圈层”已成为当代青年最重要的身份标志。与以往体制内提供的社群不同,当代青年加入的圈层,是有意识的内心选择,而不是外界强加的组织,他们在不断探索形成更大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刘俊彦指出,要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就要使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借助受到青年群体高度认可的“达人”。

  “大世界”和“小世界”的对冲是Z世代价值观的重要特点。很多青年一方面看着爱国视频热血沸腾,对国家的发展进步激动不已,另一方面又对个人的就业前景充满焦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忧心忡忡。

  当下年轻人出现的“精分”现象成了公益培训的讨论话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湾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廉思指出,要处理好宏大叙事和个人叙事至今的关系,应当努力搭建起“个人梦”和“中国梦”之间的逻辑桥梁,让广大青年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会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巨大动力,反过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舞台和机会,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也是为自己的梦想培育土壤,“个人梦”和“中国梦”终归是殊途同归,同向而行的。

  B站UP主“我是炸师傅”则说,和过去相比,由于技术和物质的发展,精神文明必然会多元化,这也导致了当代青年在面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时选择的多元化。

  廉思表示,“90后”“00后”拥有比“80后”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城市中产家庭的青年,由于基本物质生活已经充分满足,因而期待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价值观往往呈现出后现代的特点。在不同阶层所反映的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共存同一空间的大背景下,如何引领大多数青年认同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观念的最大公约数,将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代青年喜欢亚文化,而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不是主流和非主流的关系,而是主流和支流的关系。”B站UP主“百万填词”对记者表示,其平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二者打通,从主流文化引导正向价值观供给支流文化,也能让支流文化以创新的方式补给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与支流文化之间是一种清澈的爱、沟通的爱。

  廉思也指出,主流意识形态要想真正进入由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影视媒体承载的大众传播过程之中,成为青年信息传递和意识形态沟通的主要内容,成为在社会生活中真实而普遍发挥作用的信息权力,就必须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字内容视觉化、理性概念感性象征化的转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青年群众工作。

  “B站作为中国青年人高度聚集的综合性视频社区,一直把传播正能量作为我们的一个努力方向。”B站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在公益培训上说,无论是从企业担负的社会责任,还是为广大用户做好服务的目的双重角度出发,我们都有义务配合好面向广大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完)

【编辑:苏亦瑜】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