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天路看变迁】在长不出树的地方,成为“一棵树”

2021
07-2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客户端那曲7月26日电(左宇坤)西藏那曲,因为自然条件限制,被称为中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

  树不游移,不茫然,懂得坚守。位于西藏那曲市的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这长不出树的地方,成为了“一棵树”。

图为2021年4月初,唐古拉山出现强降雪天气,西藏安多县当地交警等进行除雪保通。 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图为2021年4月初,唐古拉山出现强降雪天气,西藏安多县当地交警等进行除雪保通。 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人人会修车,个个能救生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陆路“大动脉”109国道(青藏公路)等五条“生命线”从这贯穿而过。

  冰雹、降雪、大风,这里没有四季,因为一天就是四季。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交警执勤点位。在这个有着“风雪仓库”之称的地方,一年中有120天以上刮八级大风,被称为“生命禁区”。

  “雄鹰飞不过唐古拉”的传说道尽了109国道唐古拉山段路线的极端凶险。而保障这条大动脉正常运作的“雪域高原挡风墙”,却是一支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高原警队——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安多县公安局的车驾管综合服务大厅。 /p中新网 左宇坤 摄

安多县公安局的车驾管综合服务大厅。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成立于2004年,担负着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近日,中新网来到这支英雄大队发现,这里的民警们,手上拿的不是罚单、酒精测试仪、指挥棒,而是人民群众最需要的除雪装备、修车工具、氧气瓶、防滑链。

  “如果车坏了,且不说能不能找到修理工,这种天气谁会愿意来修车呢?”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才加说,恶劣环境的影响下,大队的每位民警都需要掌握一定的修车技能、除雪保通本领和救生技巧。

  车辆发生故障时他们是“修理工”,需要除雪防滑时他们是“养护工人”,有人出现高原反应时他们是“医护人员”。据统计,2019年以来,他们累计疏通受困车辆8万余辆次,救助受困人员16万余人次,救助高反人员500余人次。

  在这日复一日艰苦的工作中,民警们并不只是埋头硬干,而是不断总结创新,提升“与天斗”的本领。才加向记者介绍了一款只送不卖的自创防滑链:比起市面上常常两个人才拿得动的笨重防滑链,这款防滑链只有一斤多一点,三个扣子一个链子可实现一人五分钟内完成安装,价格也仅是传统防滑链的五分之一,大队会免费送给过路时需要的司机。

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才加在介绍自创的防滑链。 /p中新网 左宇坤 摄

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才加介绍自创的防滑链。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今年5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这支驻扎高原17年的队伍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59天苦熬斗风雪,没有一个人退后

  “对于我们平常的工作来说,只要上山了就没有排班一说。”尽管已经适应了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安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达娃云旦也还是忘不了2019年的春节。

安多交警帮助车辆脱困。 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安多交警帮助车辆脱困。 安多县公安局 供图

  “小车的窗户都被雪淹没了。”那个冬天,109国道唐古拉山段出现罕见降雪大风天气,气温低达-30℃,积雪最深处达1.5米,堵塞车辆600余辆,滞留人员1300余人。原本打算回家的达娃云旦马上组织开展救援,一干就是59天。

  “50多天没换过衣服、没洗过脸,平均每天睡不到5小时,困了就躺在警车里眯一会儿,醒了就继续铲雪除冰、疏导交通、救助高反人员,大多数时间就吃干得发硬的馒头与面包充饥、喝冰冷的水解渴。”达娃云旦和同事们的脚肿了、感冒了、脸冻伤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