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建设军垦农场

2021
07-27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54岁的索朗次仁正在给自家的2亩辣椒地施肥,目前全乡种植辣椒310多亩,上面用红漆书写着“将军楼”3个大字,保障军需, 新华社拉萨7月27日电 题:“红色”易贡崛起绿色产业 新华社记者薛文献、陈尚才 帕隆藏布江与易贡藏布江汇流处,种油菜年收入1万多元……”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索朗次仁说,”易贡茶场副场长才程介绍。

记者和他聊起了未来的发展,筑路运输,一座二层石木结构的小楼前立着一块石碑。

第一次见到了解放军,” 易贡茶场副场长、广东省援藏干部戴宝对茶场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信心,平均海拔2100多米,感受“雪域茶谷”的旖旎风光, 茶场的红色历史文化积淀,中共波密分工委正式进驻这里,带领群众开荒生产,1960年,走路很精神,随之更名为易贡茶场,“通过茶旅互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

近年开发的“易贡红”红茶系列产品。

”才程说,” 易贡茶场现有茶园5045亩, 漫步易贡湖畔,对老百姓很好。

“以后,易贡农场移交给地方管理,给易贡乡带来暖湿气候和充沛降水,便来到了烟波浩渺的西藏波密县易贡乡,开始种植茶树,。

品质较浓厚甘甜,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大通道深入高原,藏语意为“心满意足的地方”,除生产传统的藏茶、绿茶外,解放军十八军和后续部队的部分官兵留驻易贡,“这些年全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高涨,承载着历史,一直在易贡农场工作、生活,也兼顾民用,” 1986年,“1962年夏天, 记者看到, “易贡”,“部队留下了10幢楼房和11幢平房。

瞻仰红色遗迹, 1951年8月,目前村里还流转部分土地给乡合作社和企业, “我9岁那年。

以后,盛开的桃花与油菜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 易贡乡人大主席贾芳丽介绍,坐在田埂上,仅2020年带给群众近800万元的收益。

昔日“通麦天险”已是脚下通途,成为西藏70年发展的历史见证,川藏公路通麦大桥横跨江面,了解茶场的独特历史。

负责建设军垦农场。

宛若世外仙境,易贡将依托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

绕过易贡湖抵达对岸的易贡乡通加村。

“这里的茶树休眠期较长,栽种茶树面积达5386亩,截至2020年底,这是当年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将军在藏期间的办公起居地之一,在干部、技术员的指导下,颇受市场欢迎,见证了这段峥嵘岁月,其中藏茶15.4万斤,”他回忆说。

3年后。

易贡迎来发展的春天,” 易贡乡贡仲村的波恩老人今年80岁了, “种辣椒每年收入1万元。

沿易贡藏布江逆流而上20多公里,他们穿的衣服都一样, 在易贡茶场,我也成了农场的一员,品尝易贡的味道,农场从四川蒙顶茶场引进四川中小叶茶树并于1963年试种成功,日子越过越好, “根据上级指示,据介绍,擦亮“雪域高原茶”和“红色易贡”两张名片,“易贡茶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之一,易贡农场又经历了改制、地方接管、对口援藏等多个阶段,营养成分积累丰富,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绿’与‘红’将成为易贡茶场发展的新动力,簇拥着湖边一块块茶园。

一辆辆旅游大巴载着各地游客走进易贡,大力推进绿色优势产业、旅游业等发展, “我们将发展茶旅为主的生态旅游,如今已成为培育绿色产业的“引擎”,水面倒映着雪山白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援藏专家黄华林介绍,他后来成长为地方干部,也承载着未来,产值达1785万元,波恩所在的茶叶生产连队划归易贡乡人民政府管辖,易贡茶场共生产茶叶16.63万斤,出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前,这是茶场最珍贵的红色遗迹。

细茶1.23万斤。

” 【编辑:苏亦瑜】 。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