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特稿第1229期
困在禁令里的留学生
“ANB学术无国界”制作的海报
今年6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外。受访者供图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8月初的某天,饶阳应该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今年2月,他如愿拿到了一所美国知名高校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学校、专业、导师都几近无可挑剔。
计划中,飞机要中转两次,飞行时间超过40个小时——他家境一般,这是他研究出的最便宜的航班组合。他提前在网上寻找了美国的房源,与房东讨价还价,最终定下一间公寓。一切顺利的话,今后在美国4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那里将是他的住所。
饶阳有着工科生的严谨气质,喜欢把问题量化,信奉万物皆可计算,包括生活。上大学后,他人生的每一步都经过严密规划,以求找到关于未来的最优解。
现在,眼看开学临近,他却只能蜗居在北京一间8平方米的房间里。他退掉了去美国的机票,订好的公寓也因为不断推迟被房东租给了别人。
他曾考虑过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留学规划。比如疫情再次暴发、升级,他可能不得不延期入学。或者没有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他也许会因此放弃这个机会,毕竟哪怕拿到半奖,他都负担不起学费。
在诸多可能中,他从未真正把政治看作一项明确的变量,直到它真的找上门。
2020年5月底,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第10043号总统公告,暂停或限制部分中国公民入境。根据公告,只要曾经在所谓“实施或帮助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体”学习、工作或从事过研究,就会被认为“可能损害美国利益”。
疫情期间,美国暂停了大部分国家的签证业务,没人能够知晓这条公告的实际效力。直到今年5月初,美国重新开放在中国大陆的F和J类签证(主要针对学生和访问学者的签证类型——记者注)。据《中国日报》报道,截止到7月初,至少已经有500名留学生被美国拒签。
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理工类高校,或者是接受过CSC(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公派留学生。他们并非都是理工类学生,有人读的是商科,有人已经毕业10年,有人只是在上述9所院校中的某一所做过短期的交流。
在美国使领馆的面签窗口前,他们经历了类似的遭遇:报上自己曾经的学校名称后,签证官就递出一张拒签单,上面手写的“10043” 或者“212f”(美国《移民和国籍法》第212条f款赋予美国总统的一项行政全权,可以以国家安全名义拒绝任何外国人入境——记者注)就是全部的拒签理由,没有任何多余解释。
饶阳取消了原本在7月初的面签预约,他不想给自己增加一个拒签记录。他试图分析出自己何时才能有把握地走进美国使领馆,但每一次,他得到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1
几乎每个拒签故事都可以追溯到2020年。这一年,在美国念书的留学生正经历当地疫情失控和社会撕裂的恐惧。国内打算赴美的毕业生,也到了最焦躁的阶段,一边忙毕业论文,一边刷语言考试,同时准备繁琐的申请材料。
学业紧张,他们无暇过多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彼时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持续两年。与此相关的新闻虽然会频繁地在留学生们的手机上弹出,但它们更多属于公共领域,似乎很少真正渗透到日常生活里。
从这一点看,5月29日没什么值得记住的事。当天最大的新闻,是特朗普发表了针对中国问题的讲话,时间超乎寻常地达到了9分钟。距离美国大选不到半年,他摆出了与中国对抗的最强硬姿态。
很多人都忽视了,当天晚些时候,他签署的那份编号为10043的总统公告。
“这就是他的政治作秀。”饶阳注意到了这条消息,他有过担忧,但又很快释然。在他看来,10043不过是这个政治狂人签署的又一个荒谬文件。
他本科和硕士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的是建筑类专业,“与‘军民融合’根本扯不上边”。特朗普上台后,他们学校一些所谓“敏感专业”的同学,在申请美国留学签证时,往往会被check(审验,美国签证中的一个可能出现的环节——记者注),“但最后几乎都能过”。
那时他还相信,一直把“平等、包容”当作骄傲的美国,不太可能突破底线。他判断,这个公告大概率不会真正执行。
事实上,不是每个学生都像饶阳这样留意时事,更多学生对10043号总统公告都没太多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