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禁区”飘来“绿色哈达”

2021
08-05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重走天路看变迁】“造林禁区”飘来“绿色哈达”

  中新网客户端山南8月5日电(左宇坤)“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对于一些山南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沿岸居民来说,曾经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是这样黄沙弥漫的日子。

  近日,中新网记者来到西藏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这片土地曾被喻为“造林禁区”,可几十年里间,山南人让这片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一道绵延160公里、平均宽1.8公里的“绿色长城”。

治理初见成效的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p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治理初见成效的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满天黄沙中长出桑葚果

  “1967年,我第一次从拉萨到山南,看到雅江两岸的沙滩上几乎一棵树都没有,放眼望去,都是看不到尽头的漫漫黄沙。”原山南市林业局局长李纯禄回忆说。

  “后来开始种树,环境好多了,这两年每年风沙天10天左右。”山南市扎囊县县长索朗格桑回忆道。如今,沿着雅江一路前行,只见蜿蜒的雅江防护林,如一条绿色的哈达,铺展在江水沿岸。

  上世纪80年代初,雅江河畔还几乎都是裸露的沙丘,流沙从山地到河漫滩分别以爬升沙丘、网状沙丘、新月形沙丘链、新月形沙丘等多种形态存在,初步统计面积达到100余万亩。山南政府决定在雅江沿岸修建防护林,横跨雅鲁藏布江谷地乃东、扎囊、贡嘎、桑日4区县的雅江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正式开始。

  “传统的方法是用废树枝等摆成方格等一定的形状压沙,里面再种上植物,效果很好但树枝往往四五年就腐烂了;最近我们在尝试推广一种新型化学材料方格,成规模快,且能维持七到十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常学向对记者说。

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一角。 /p中新网 左宇坤 摄

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一角。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据常学向介绍,目前的试验不仅在寻找能适应西藏沙地生长且耐干旱的沙生植物以防风固沙改善环境,还希望能通过沙生经济作物,如沙棘、果桑等,为村民带来新的经济来源。“去年我们进行了300亩的试验种植,种的果桑已经结了桑葚,个头比较小但口感很好。”

  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科技术员李聪告诉记者,2005年以来,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完成防沙治沙面积4.8万余亩。通过引导该示范区周边农牧民群众参与重点国土绿化、防沙治沙工程项目建设,学会了治沙技术;通过安排生态管护岗位,为周边农牧民群众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建成苗圃基地9028亩,带动当地群众就业252人,累计增收1015.5万元。

  护林“父子兵

  不仅有专业的研究学者为雅江沿岸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科学帮助,因为吃够了风沙的苦,许多当地人都把防沙治沙当成自己终生的事业,为之奋斗并传承下去。

  山南人奉献于林,也感恩于林。

达瓦坚参(右)和达瓦欧珠(左)。 /p中新网 左宇坤 摄

达瓦坚参(右)和达瓦欧珠(左)。 中新网 左宇坤 摄

  “早上八点左右从家里出发,晚上七八点收工回家。巡林、看树木的长势、灌溉剪枝、清理死树、统计补种”,这样的日程,74岁的雅江防护林第一批护林员达瓦坚参坚持了几十年。

  在儿子达瓦欧珠的记忆中,父亲每天出门都会带着一块糌粑当午饭,风雨无阻去巡林。“有时候天气不好,他回来时满身泥巴,鞋子的颜色都看不出来。”

  30多年的管护工作让达瓦坚参从对树木管护几乎一窍不通的新手变成了半个林木专家,每到植树季节,树要什么时间栽、栽多深、行距多大等问题,都是他来指导村民。

  年少时常常跟在达瓦坚参身后跑过一列列沙丘上的树林的达瓦欧珠,也逐渐对林子产生了感情。27岁那年,达瓦欧珠从部队转业,也成为了一名护林员。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