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投入千万元科研资金最终成功转化
一张“科技援疆膜”解决农田白色污染
本报记者 叶 青
预计今年10月投产的首个高堡膜项目——广东星联科技(麦盖提)塑料生态产业园,如今已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落地。今年5月,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联科技)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专利技术转让,前者以超2000万元的价格购得技术,并且形成了“先合作后转让”的全新成果转化模式。
“地膜残留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再过5到10年,新疆将无地可种!”2013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参加了“新疆院士行”考察活动,座谈会上新疆农业专家的话让他心头一震。当年,新疆有2450万亩土地铺上地膜,每年地里的残膜量达到每亩16公斤。
当时,瞿金平暗下决心: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让农民端稳手中饭碗。历经5年,瞿金平和团队成功研发出多层复合薄膜制造过程自增强技术,制造出了一种厚度与普通地膜相当、可全回收的“科技援疆膜”——高堡膜。
首个高堡膜项目投产后,最终将形成把白色污染变为绿色循环的产业闭环。
碎地膜一层又一层,农田不堪污染侵袭
“太触目惊心了。农田里一层一层都是残留的破碎地膜,农作物幼苗根部遇到残膜,立刻拐弯,严重影响发苗率。”在新疆的亲眼所见,让瞿金平十分难受。
新疆是全国棉花主产区,产量占全国八成以上,同时也是全国棉花主要存储地。上世纪80年代初,农用覆盖地膜在新疆的应用带来了一场“白色革命”,让盐碱地上的农作物大幅增收。然而,由于农用地膜极易破碎,使用后难以回收。使用多年后,残留的地膜成了污染土地的“祸首”。
以麦盖提县为例,作为国家重点植棉县,优质棉花种植达75万亩,年产棉花11万吨。可其农田0—40厘米耕作层地膜残留高达20公斤/亩以上,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瞿金平提出了一个技术方案:研发高性能地膜,韧性高且可全部回收,还能将回收的地膜高值化再利用。
从新疆回来后,这位跟塑料加工成型机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科学家,立刻开始行动。他在自己已研发出的全球首创“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技术(以下简称ERE技术)基础上,成功研发出多层复合薄膜制造过程自增强技术,制造出了一种厚度与普通地膜相当、使用完可全回收的“科技援疆膜”——高堡膜。
“这种新型地膜看上去只是薄薄的一层,实际上是3层或者5层叠起来的,像编织布一样。它的纵横向抗拉伸、抗撕裂强度都非常高,可实现种植期间不破碎,人手揭膜回收率达到98%以上,机械回收率达到95.48%;回收后性能还比普通地膜国家标准要高一些,实现高值化循环再制造。”瞿金平介绍说。
但高兴没多久,瞿金平又发愁起来。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需要大田比对的数据来验证,“科技援疆膜”的落地需要转化和产业化技术开发。“在科研成果走向实际应用之间,有着万道鸿沟。”他感慨道。
一项技术耗时两年,但企业愿意等
2015年,瞿金平的ERE技术选定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星联科技实现产业化。
“为什么选这里?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原因吸引了我和我的团队。一项成果的成功转化,离不开双方团队的工匠精神,更离不开政府及时的资金支持。南海区和企业不急功近利,支持我们从容地把产业化技术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他告诉记者一件事,光是加工制造挤压系统转子与定子的拓扑曲面结构,就耗时近两年,但这是ERE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企业也愿意等”。
历时4年,星联科技投入近千万元科研资金,ERE技术成果终于成功转化,生产出了“科技援疆膜”。
但成果转化的困难接踵而来。2019年春耕,高堡膜要在新疆伽师开展大田比对试验。由于尚未实现大规模生产,成本较高,农户们不愿意使用;当地地膜企业对新地膜的回收效果也心存疑虑,高堡膜的推广陷入困境。
紧要关头,对口援疆伽师的南海区政府划出300万元资金补助农民,高堡膜得以顺利铺在2万亩试验棉田上。为了打消农户对地膜回收的疑虑,佛山援疆工作队联同新疆伽师农业局,在棉花采摘后,于棉花种植大户李沛的试验棉田上进行了一场高堡膜回收现场会。看着自家棉田的地膜被机器一次性回收,李沛竖起大拇指,连说:“明年我全部用高堡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