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底”小镇年年被淹 居民抗洪有“妙招”

2021
08-1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锅底”小镇年年被淹 居民抗洪有“妙招

  8月8日,田家镇一茶馆被淹

  “又遭淹了,今年第五次!”一条小青龙河穿镇而过,8月8日,四川内江田家镇,因洪水过境,场镇上临河地势较低的多家茶馆、家具店被淹。

  但一天过后,场镇便恢复了宁静,在洪水来袭前,及时转移桌椅、设备的几家茶馆和家具店陆续正常营业。除了耗费人力,几无财产损失。

  小镇地势如“锅底”,场镇低洼地带几乎年年多次被淹。2012年,镇上临街的一楼商铺几乎被淹没,一些商户因没来得及转移货物,损失较为严重。

  “年年被淹,都有(防洪)经验了。”8月9日,记者在镇上采访时,多名商户如是说。记者还了解到,从最初的敲打铜锣、手摇报警器,到如今的水位监测自动预警、大喇叭广播通知转移,当地政府的山洪防灾措施和预案也日趋完善。

  桥下茶馆

  “每次看到洪水上台阶,赶紧搬”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邓先生便在田家镇下桥旁的一栋楼的负一楼经营茶馆。茶馆在桥面以下,门外便是小青龙河。“只要下大雨,上游的洪水下来,就容易被淹。”在他的印象中,20多年来,门外的小青龙河几乎年年涨洪水,他所在的茶馆也几乎是年年被淹,每年少则一两次,多则好几次,水位线不等。

  8月9日9时30分许,记者来到现场时,邓先生和家人打扫茶馆已近尾声,他家茶馆的桌椅等堆放在桥头的人行道上。“去年3次,今年一个多月,已经被淹了5次了。”因7日晚至8日晨的一场大雨,8日中午时分,小青龙河再次涨水,邓先生和家人赶紧找人来帮忙搬桌椅、设备等,“最后淹了1米多。”

  “每次涨水,原来是社区通知大家转移,现在河对面的报警器也会响。”邓先生称,有时,派出所、社区等也会来帮忙搬,但更多时候需要靠自己。他也有自己的经验,指着门外一处台阶说:“每次看到洪水上台阶,就赶紧搬。”

  清扫干净,邓先生的茶馆在9日下午恢复了正常营业。记者在镇上走访得知,8日,田家镇场镇河两岸地势较低处,至少有4家茶馆、2家家具店和1家服装店被淹。在清扫后,这些茶馆、家具店等在9日陆续恢复正常营业。

  “每次搬出搬回,除了社区来帮忙,有时还要请人。”上桥位置一茶馆老板说,今年多次被淹,除了搬桌椅等找人然后请客吃饭,耗费了一些人力外,其他几乎没有财产损失。

  桥周围的商铺

  “到了汛期,我们都会少备货”

  每年汛期,田家镇场镇上桥、下桥两侧低洼地带被淹已是常事。除此之外,严重时,洪水还会涌入街面,甚至一楼临街商铺。

  “那年水太大了,根本来不及转移。”在田家镇经营农资等已10多年的王女士还记得,2012年夏天的那场洪水,包括她家的商铺,整条街的一楼商铺都被淹了,涌入商铺的洪水深约两三米。因为当时涨水太快,又是晚上,不少商铺来不及转移,损失较为严重。

  自那以后,每到汛期,王女士都特别注意。“那年过后,洪水没有再进店。”王女士说,但每年夏天,镇政府及社区都会关注到河里的洪水,一旦遇到洪水漫入街道,便会通知他们做好转移准备。“我们也随时关注到的,随时准备搬。”

  “但也怕搬不赢,所以到了汛期,我们都会少备货。”镇上一家超市的老板说,超市品种多、件数多,每次转移都比较麻烦。除了少备货外,他们还在一楼商铺准备了阁楼。“如果水进店铺了,来不及转移的,可以先搬到阁楼上。”

  这些,也是场镇上不少临街一楼商铺的“经验”。但镇上不少商户都提出,希望能修建防洪堤,并清理河道。

  社区与水利部门

  防灾措施等日趋完善

  记者在田家镇走访时发现,在上桥两端,分别立有“山洪灾害危险区”“山洪灾害防御警示牌”,其中标明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责任人及具体预警措施——1小时降雨20毫米或3小时降雨27毫米,准备转移;1小时降雨24毫米或3小时降雨34毫米,立即转移。预警信号分为敲打铜锣和手摇报警器,敲打铜锣系准备转移,手摇报警器为立即转移。

  除了这里,镇上还在路口标注了紧急避险通道等,社区办公室也悬挂着防御预案。

  田家镇的防汛办设在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最初的敲打铜锣、手摇报警器,到如今的水位监测自动预警、楼顶大喇叭广播通知转移,当地政府的山洪防灾措施和预案日趋完善。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