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年代妈妈们还焦虑吗?来看这个家庭

2021
08-1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双减”年代,妈妈们的焦虑还在吗

  来看看一位普通公办初中生的家庭

 

  更重视亲子时光

  看到女儿成绩还是会崩溃

  本报记者 刘俏言 姜赟

  “双减”政策,紧急叫停了课外培训的野蛮生长。

  在电影院里,只要全员都坐着,大家就能轻轻松松地看完电影。但深陷教育围城里的家长们不免担心,如果有家长没坐下,那他们该怎么办?

  钱报记者把目光对准一组不同年级、不同层级、不同教育观念的家庭,试图用这些家庭的教育故事,解答在“双减”政策推出的大背景下,杭州家长们的焦虑从何而来,又该往何处去。

  本文中的月亮(化名)就读于杭州一所公办初中,属于受“双减”政策影响最大的初中生群体。

  没有竞争的“无名群”

  月亮妈妈每天打开的一个微信群,是一个“无名群”。群里的学生家长,来自杭州市其他公办学校,他们的孩子和月亮同等成绩水平,但学校不同,在分配生名额上不存在竞争关系。

  这个“无名群”是月亮妈妈多次陪着月亮上培训班时,积累下来的家长人脉资源。妈妈们在群里互通有无,因为有着相同的目标。

  “无名群”,有时是月亮妈妈的精神寄托,但通常也是她的焦虑来源:群里某某家长为孩子争取到了一个权益,让月亮妈妈看得有些眼红;其他孩子上了什么培训班,月亮妈妈就会纠结,月亮是不是要上。

  更多时候,“无名群”是月亮妈妈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通道。早在上半年,群里就聊到了关于“双减”政策的一些口风。等政策真的下来,有些妈妈做了一个在她看来有些极端的决定——用多个移动硬盘拷贝下了某个名师的所有网课,理由是担心网课会被下架。月亮妈妈想的是,只要培训班有一天还在,她和女儿就不会放弃。这不仅是关乎学习,更关乎女儿的圈子。

  在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和不好的学生有着天然的壁垒。“月亮和培训班里的同学更亲一点,一是因为没有更多的竞争,二是我们家长为他们创造了相处的环境和机会。”月亮妈妈说。

  月亮曾经提出想玩密室逃脱,但找不到玩伴,只能求助妈妈。月亮妈妈在“无名群”里发了一个密室逃脱的邀请,妈妈们马上响应,帮月亮凑齐了一个小分队。

  竞争路上的全程冲刺

  随着月亮逐渐长大,她开始不愿接受妈妈的安排。尤其是去年秋季学期开始,月亮为了获得对学习的支配权,和妈妈产生对抗。

  月亮妈妈只能找各种借口进入月亮的房间,看看她到底在学些什么。有时候是送水果,有时候是送牛奶。

  月亮妈妈有时很欣慰,觉得女儿是可以自主学习的孩子;有时看到女儿一些不合理的安排,又觉得很崩溃。

  女儿拒绝接受来自父母的学业安排,这件事被月亮妈妈发到无名群里,受到了很多家长的羡慕。有人觉得这是孩子自主意识的体现,因为自己的孩子每天做什么都要父母安排好。

  月亮妈妈理解了孩子追求独立的意识,但当孩子每次考试时,她总忍不住焦虑。

  月亮已经很优秀了。但是,无论月亮大考小考,每次出成绩前,月亮妈妈都会给自己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在看到成绩时瞬间崩塌。

  如果考得好,月亮妈妈会考虑孩子如何考得更好;如果考得不好,她就会郁闷好几天。偶尔孩子成绩出乎意料的差,月亮妈妈就会把问题归结在自己身上。

  “有一次数学小考,我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泄了气。”月亮妈妈当晚并没有责怪女儿,而是把自己关了起来,回忆着这些年在女儿身上的投入,每年光是补课费就要花10万元。那一刻,她甚至觉得这些投入不值得,不如把钱存起来,以后给女儿当嫁妆。

  月亮成绩会有起伏,甚至让月亮妈妈一度不敢打开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手机软件。每次收到消息提示音,她会下意识地把手机递给月亮爸爸,“你看一眼成绩,考得好你告诉我,考得不好你千万别告诉我。”

  她甚至比月亮自己更在乎那些成绩。她认为,过去那种初一初二不努力,初三突然奋发图强逆袭的事,在当下变得越来越难。

  一家最快乐的“亲子时光”

  月亮妈很直白地表示,“双减”不会从本质上影响女儿的学习节奏。“周中继续上培训班,周末查漏补缺。该学的还是要学。”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