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墨涵 本报记者 张 强
“在执行这样的任务中,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最需要的人,这是一种幸福感。给未来最好的礼物,就是现在脚踏实地的自己。”
7月30日晚上,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护师仲月霞结合自身经历,给600多名即将毕业的空军军医大学学员讲了他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课。
仲月霞是何许人也?她是全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更是奋战在火神山的一名白衣战士!
7月3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仲月霞榜上有名。
和爱人一起上“战场”
庚子年除夕,万家团圆的时刻,军用机场灯火通明。仲月霞背起行囊,冲着送行的队伍摆摆手,和爱人王新四目相对,一起登上驰援武汉的军机。
两天前,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被陕西省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第一批定点医院。经历过十几次重大任务的仲月霞,毫不犹豫地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她坦然地说:“没想那么多,肯定要上。这是一种本能,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
1月24日凌晨4点多,仲月霞接到紧急出征命令。夜色渐浓,同是军人的丈夫王新起床帮她收拾行囊。
“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心中纵有万般牵挂,但王新的话语里尽是叮咛和鼓励。作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新早已习惯妻子多年来的紧急出征。
2003年,抗击非典。仲月霞战斗在一线,经历了1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她是医院派出的首批医疗队队员,在北川县陈家坝,她和战友们救治了101名伤员。
2015年,援非抗埃。她奔赴利比里亚,在异国他乡战斗了59天,面对传染等级最强的埃博拉烈性病毒,她用生命温暖生命……
一边帮助妻子收拾行装,王新一边也在思考着请战。作为消化病学方面的专家,他希望也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打电话向组织申请加入医疗队,院领导婉拒: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夫妻二人去一人就可以了。但夫妻二人态度依然坚决!
把老人托付给妹妹后,1月24日晚,夫妻俩携手奔赴武汉,决意并肩战斗在抗疫一线。
冲锋在前的白衣战士
“我们提前进驻一分钟,病人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抵达武汉后,医疗队立刻与武昌医院对接,仲月霞和几名医疗专家打头阵,带领4名护理骨干率先进入病区。
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将武昌医院普通病房改造成基本符合感控要求的隔离病房,制定了一套传染病管理方案和救护标准,为医务人员筑牢了安全防线。
2月初,按照命令,仲月霞转战火神山医院。在火神山,她不仅是战斗员,还是培训师。
队员陈颖展示了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仲月霞讲的防护重点。比如,仲月霞提醒大家摘面屏的时候一定要弯腰,不能直立脱面屏,这样可以避免污染物颗粒掉落到衣物上;在“红区”,手始终要放在胸前位置,更不能甩着手走路,因为手上最容易携带病毒……
“这些都是黄金法则,大伙儿靠这些确保零感染。” 陈颖说。
治疗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需要依靠自身免疫抵抗及医护的对症支持综合治疗。
作为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仲月霞一直琢磨着能不能通过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来改善患者预后。她和丈夫王新一起探讨,评估患者的消化、营养及精神心理状态等,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营养建议”,并与医院营养科专家商量对策,研究出来一套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饮食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考虑到有糖尿病、冠心病、消化病等方面的患者,他们还进一步细化完善了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
第一时间接收患者,第一时间深入隔离病区,第一时间转接患者……仲月霞的一个个“第一时间”,定格了一名军人的冲锋姿态,扛起了白衣战士的如山使命。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