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黑土地上的反季蔬菜大棚:闯出好销路 带来好收益

2021
08-1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长春8月16日电 (高龙安)再过十几天,将是吉旦沟村最繁忙的时节。此时,村民李庆玲最关心的事只有两件,一是大棚里蔬菜的长势,二是今年蔬菜市场的行情。

  吉旦沟村位于吉林长春的德惠市大房身镇,这里地处松辽平原腹地,拥有广阔且肥沃的黑土地,在全村12000亩耕地中,反季节蔬菜大棚占了1000多亩。恰恰是这1000多亩的大棚,让村民们的收入大有改观。

  吉旦沟村党总支书记王秀丰说,反季蔬菜的收益远远高于玉米等农作物,目前,全村共建有蔬菜大棚450多座,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豆角、青椒、茄子等。让全村人感到骄傲的是,靠着反季优势和上乘的蔬菜品质,让他们闯出了好销路,蔬菜卖到了北京、天津、辽宁等地,最远卖到了上海和四川成都,甚至“反销”到了山东等蔬菜大省。

吉旦沟村的蔬菜大棚 高龙安 摄

吉旦沟村的蔬菜大棚 高龙安 摄

  每到收获季,各地菜商云集在吉旦沟村,大大小小的货车从村里一直排到村口的公路上。“最早的一批货车4点钟就到村里收菜,最晚的一批,能收到晚上10点钟。”王秀丰说,那时全村上下都忙着采摘、装箱、打包,一天产销量可达10万公斤。这样的繁忙景象一年会有两次,一次是从5月上旬持续到6月下旬,另一次是从8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上旬。

  相比别人,李庆玲每年会更忙一些,因为她是村里的经济人之一,不仅要经营自家的大棚,还要帮卖别人家的菜,多一些付出和辛苦,自然也让她多了一些收入。王秀丰说,农民们早已转变了思维,他们既会种菜,也善于经营,很多村民与客商签订了长达9年的供销协议,因此村里的蔬菜从来都不愁卖。

  李亚平是村里的种植户,也是高级农技师,在她看来,农业技术的广泛使用是让村民富起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村里90%的蔬菜大棚在使用滴灌技术,并且还积极推行农家肥和高垄栽培技术,“能节水节肥的同时,土质得到明显改善,种出来的菜品相更好、更有菜味,我们初略统计过,使用新技术至少让产量提高三成。”

  王秀丰说,这几年,村里积极引进果蔬专业合作社,让反季节大棚蔬菜发展成为当地又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村里每年人均纯收入可达3万元,村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完)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