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道歉 但吃了变质肉的消费者怎么办?
打折的坏肉、变质的香肠,究竟有多少流入了市民的肠胃?那些吃了变质肉的消费者,他们的求偿权,能在道歉信之后落地吗?
一些隔夜肉的去向悬疑,坐实于记者的一篇暗访。
今年6月下旬,记者在大润发超市济南省博店暗访时发现:店员每天备货时最先处理的就是头天未卖完的隔夜肉——不新鲜、味不大的作为9.9元一斤的特价肉卖;臭味明显的冲洗去味再上柜台;发臭变质无法处理的,直接铰馅儿或灌香肠。看来,省钱过日子的人,躲过了隔夜菜、隔夜茶,终究没躲过看似“价廉物美”的隔夜肉。
“新鲜不过夜”,这是很多商超肉类产品的新人设。那么,隔夜的去哪儿了?一名大润发员工再三嘱咐卧底记者,如果有客人问起这些肉新不新鲜,千万不能明确回答,就说“你自己看,自己挑”就行。
出事了,道歉了、停职了、整改了。问题是,靠利益为上的商户自查自纠,或者靠媒体暗访揭开盖子,这是捍卫舌尖上安全的靠谱打开方式么?有臭味的冲洗后上柜台、变质的铰馅灌香肠……这些暗访素材,获取的难度系数并不大。只要相关超市有心,断不至于如今东窗事发;只要监管环节上心,消费者也不至于在变质隔夜肉的“盛宴”中惶惶然。
“GB 207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于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进行了规范,其中第七条第四款中明文规定,发现有异味、有酸败味、色泽不正常、有黏液、有霉点和其他异常的,应停止销售。但问题是,纸上的要求如何乖乖落实到日常的敬畏与作为中去呢?谁都知道这种恶劣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严重侵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简言之,谋财又害命。但那又如何?如果违规成本很低,变质隔夜肉只怕会卷土重来。
不少商超的隔夜肉去向,似乎还停留在“自理自治”的阶段。事实上,“不卖隔夜肉的××,多次配送腐烂牛肉?”等新闻屡屡出现的语境下,专门拿出监管方案,显然不是多此一举的闲事。隔夜肉的账不能隔夜了就不算。
商家道歉,只是第一步;立查立改,也是必修课。我们还关心两个小问题:打折的坏肉、变质的香肠,究竟有多少流入了市民的肠胃?那些吃了变质肉的消费者,他们的求偿权,能在道歉信之后落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