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电子屏 文明宣传窗

2020
08-1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村口电子屏 文明宣传窗
  南沙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将荒芜的工地打造成网红“打卡”地

  曾经一片荒芜的工地变身颇具特色的“吉祥围”岭南风情广场;过去藏蚊纳鼠的高架桥底变成了休闲健身的文化长廊;滨海路附近的烧烤摊、乱摆卖被取缔一空还路于民,滨海碧道成为亮丽海景线……这是南沙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绩的缩影。近年来,南沙区积极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找不足、查短板、强弱项、促整改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提升工程,城市面貌、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居民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黄癸、黄正亮、李启东、赵亮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漏夜巡查打掉烧烤档 滨海碧道成美丽海景线

  今年3月,此前因工程建设封闭施工一年时间的南沙湾海滨路碧道重新开放,成为亮丽海景线。然而在以前,这里却是另一道“风景”。

  随着市民的增多,滨海绿道旁一度出现占道经营的露天消夜、烧烤等摊位。南沙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按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街道的工作部署,重拳整治,发出倡议书,在碧道两侧醒目位置设置多处“禁止摆卖路段”标识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彻底打掉烧烤档,我们每天晚上6时起,安排专项执法小组在滨海碧道不间断巡查至凌晨2时,确保‘六乱’现象不反弹,终于在上个月让烧烤档彻底绝迹。”

  据了解,7月份以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6800余人次,教育和整治市容“六乱”8800余宗,拆除和整治户外违法广告招牌40余宗、面积641平方米,教育和处理垃圾分类违规行为95宗,立案11宗。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工地,现在变成了东涌镇的‘吉祥围’,每到傍晚,居民就来跳广场舞、散步休闲。”家住南沙区东涌镇吉祥路附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吉祥围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条吉祥路都以吉祥围为模板打造为岭南水乡风情特色街,环境变好了,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前来。吉祥路道路两侧挂满了文明标语:“开展专项治理,不留卫生死角”“共建文明广州,参与垃圾分类”等,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传播文明理念。

  同样大变样的还有南沙街南北台社区的南北台大街一巷楼梯、二巷楼梯、三巷楼梯。浓墨重彩的涂鸦让这里由旧石阶梯摇身一变成为梦幻般的“网红路”。藏在社区居民楼墙上的涂鸦还有可爱的白鹅、水转旋风,让南北台这个老社区变得俏皮年轻起来。“比以前靓很多,”住在这彩虹路上街坊婆婆,面带欣喜地告诉记者,“许多游客来来往往很热闹,住在这里感觉非常幸福”。

  “绣花功”描出水乡新生活 河涌复绿成垂钓胜地

  一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从东涌镇长莫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延伸到鱼窝头涌,连进村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路的一侧,小巧别致的草皮屋、树皮房、砖房渐次排开,记录着当地疍家人的生活变迁,成为南沙水乡的传统印记,这就是南沙特色精品村——长莫村的一角。

  据悉,近年来,长莫村使足“绣花功夫”,持续完善村内道路硬底化、路灯安装、垃圾分类、河涌治理等全方位建设。该村还以疍家民俗为核心,精心打造疍家文化长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水乡风情。

  疍家文化长廊坐落在高架桥底,在这长达一公里的狭长地带,既可以看到种类齐全的健身器材,还可以看到巧妙运用高架桥支柱绘制的一幅幅反映传统渔民生活的壁画。长莫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何锡尧告诉记者,在过去,这里是村里堆积垃圾的地方,村民都捏着鼻子绕道走。如今却全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最好的去处。

  恰逢周末,疍家文化长廊下一处鱼塘旁有不少游客垂钓,凉风习习,十分惬意。68岁的长莫村村民黎长盛感慨道,“小时候长莫村的河涌都清澈见底,后来污染逐渐严重,河涌里的水变得浑浊不堪,随着这几年的大力治理,河涌又重新变得清澈起来,巡逻队及时清理河里垃圾,鱼虾变多了,又能下水游泳,周末吸引很多人来钓鱼,村民收入也提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长莫村里还安装LED电子屏,屏幕上播放着动漫、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创建宣传内容。据东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涌镇自2018年开始,在主要的交通路口和人口密集的地段、村委会正门、旅游景区等,都会搭建电子屏。目前,东涌镇已建成LED电子屏20个,特别在今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时刻,东涌镇充分利用已有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最新最权威防疫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编辑:卞立群】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