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乡村”照进现实:“青山”不老水长流

2020
08-20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杭州8月20日电(记者 张煜欢)“我挺想看看40年后的青山村是什么样子。现在村里的孩子,40年后是否还生活和工作在这里?我想肯定有人还在这里保护水源,有人推动着村里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那时候如果我们还能坐在图书馆里开怀畅聊乡村未来,那种感觉一定十分美妙。”20日,坐在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作为“新村民”,常务副馆长王幸泽感慨。

余杭区打造“未来乡村实验区”启动大会现场。 张煜欢 摄

  当日,余杭区打造“未来乡村实验区”启动大会在融设计图书馆——一座朴实的“旧礼堂”中举行。

  新与旧,过去与未来。如今在这片青山绿水间,被污染的水库重回国家Ⅰ类水标准,在旧礼堂上修旧如旧的图书馆成了乡村美学教室,“洋面孔”、本地创业青年和手工匠人集聚,许多关于中国乡村未来的美好想象,在此化作现实。

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内。 张煜欢 摄

  自然相融:水源地上水长流

  青山村是个有着2600多人的传统村落,村民主要收入来自于毛竹、水稻和苗木种植。前些年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导致村里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

  “过去来看过我们青山村的人都知道,这里路很窄,大巴车根本进不来,还有很多断头路,路上也没有路灯,外地人来了容易迷路。加上我们农村人不用的东西都会堆放在屋子里,卫生状况也不好。”村民王康云说。

  他还回忆,长期以来,村民在龙坞水库周边的竹林中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以增加毛竹和竹笋的产量,造成了水库污染,影响了饮用水安全。

  2015年,公益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将青山村龙坞水库定为小水源地保护项目,从海外留学归来的“85后”年轻人张海江带领两名成员来到青山村。

  “我从小生活在甘肃一个缺水的环境里,知道水源的重要性。我来到村里的初衷就是想让当地村民喝上干净的水。”张海江说。

  随后青山村以水源地保护为主线,通过公益信托和协议保护的形式,以小于100万元的公益投资撬动了近3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经济保护和发展。

  “我们从43户农户手里完成500多亩低丘缓坡毛竹林地的林权流转,这也是水源地汇水区内化肥、农药施用最为集中的林地,农户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以财产权信托方式委托给善水基金信托集中管理并获取补偿金。”张海江说,一开始农户流转意愿不强,是他与成员、村干部的一次次上门才打动了百姓。

  “我们和当地百姓一起,用三年时间将龙坞水库水质提升至国家Ⅰ类水。”张海江说。

  推行水源地保护举措、采取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使得这片水源地绿水长流。

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内。 张煜欢 摄

  人文相融:旧礼堂化身“美学教室”

  青山村与普通乡村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浓厚的美学气质。

  走近外观普通的乡村礼堂,推开门,是一座极具现代美感的设计图书馆。青山村原本荒废的东坞礼堂在设计师团队的巧手改造下,俨然成为一座乡村美学教室。

  “我们采用极度保守的方式改造礼堂,这里每一根木梁原有的弯曲感我们都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这是最不经雕琢的美好。”王幸泽说。

  他回忆,当建筑改造完成时,村里90岁的老奶奶要求坐着轮椅来这里参观。“她进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这里和我年轻时候一样漂亮。这令我们团队所有人都很感动,这就是乡村的‘不变’带给人们的安全感吧。”

  改造后,图书馆团队30多位成员都住在村里,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签约设计师和公益组织志愿者还分期到村内驻点,在“新村民”的带动下,已有20余名青年回归青山村与“新村民”们共同创业。

  如今,青山村从年轻人逃离的留守村落,逐渐变成了匠人汇集的“文艺村”。通过参与工艺创作,每月村民能增收近3000元,每年吸引来青山村的游客达4万余人。

  在这群年轻人的推动下,2019年,致力于自然教育活动的青山自然学校也正式开学,根据村中地形专门定制的麦芒泥地跑赛事顺利落地。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