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 用真情讲述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聆听脱贫路上的强劲足音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由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社会与法频道承办,30余家网站平台共同参与的“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网络直播活动再次启程。继2019年在陕西、西藏、内蒙古、云南四地成功开展后,“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活动今年深入贵州、山西、山东、甘肃、安徽、江西,通过6场网络直播展现脱贫攻坚取得的丰硕成果及一线人物的感人故事,为脱贫攻坚的决胜时刻吹响号角。目前,整个系列活动已行程过半,让我们循着镜头的轨迹,重温这些感动人心的脱贫故事。
1
2020年 第一站:贵州黔东南
7月23日,2020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第一站走进了多彩贵州,在领略大美黔东南美景的同时,镜头记录下当地脱贫攻坚一线的动人画面。
镜头一:苗族姑娘易地搬迁“挪穷窝” “搬”出美好生活
胆大、果敢、能闯、有想法的苗族姑娘杨美,在搬迁时不惧家人阻拦,“偷出”户口本交到扶贫工作队手里,迈出了走出贫困大山的第一步。此后,杨美借着扶贫政策,参加了政府针对贫困户开办的培训夜校,最终办起了自己的制衣厂,明年她还计划开直播搞电商。不仅有了新家,还有了新事业,这个大山里的苗族姑娘一步步实现了人生逆转,走出大山,走向小康。
镜头二:脱贫攻坚工作队帮助村民实现产业脱贫
高峰村是个石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产业发展难的深度贫困村。2018年善港村驻高峰村扶贫工作队到来后,队长朱洪伟带着大家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制定了一套产业发展计划。两年时间,高峰村建起1000多亩产业基地,村民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一支工作队让贵州的高峰村和江苏的善港村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倾力帮扶,使高峰村实现脱贫致富。
2
2020年 第二站:山西大同
7月30日,2020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来到有着“华夏文明摇篮”美誉的山西,聚焦山西脱贫攻坚一线,聆听扶贫路上的动人故事,见证当地克难前行的脱贫历程。
镜头一:“90后”大学生返乡创业,稻田种出传统“剪纸画”图案
在山西省静乐县一个偏僻贫困的小村庄,90后姑娘姚艳梅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发展农业,这位村民眼中“没理想”“没出息”的姑娘并不在意外人的看法,从早到晚泡在田地里,硬是把家乡的传统剪纸文化和水稻种植技术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文化旅游”的路子,最终通过农业转型带领家乡脱贫致富。
镜头二:“90后”扶贫工作者扶贫路上的亮丽风采
2018年,22岁的国家电网公司员工陈少华被选派到山西省灵丘县东岭沟村扶贫,眼前的贫困村让这个“90后”小伙子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从道路修缮到自来水改造,再到改造电网和光伏扶贫,他和他的工作队用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肯干、细心耕耘,让东岭沟村村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90后”青年在扶贫路上再一次展现亮丽风采。
3
2020年 第三站:山东平度
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8月11日,2020年“镜头中的脱贫故事”走进“好客山东”,深入挖掘讲述山东省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故事,展示脱贫攻坚成果亮点和经验做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油助力。
镜头一:平度供电“第一书记”发展特色农业点亮村民希望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这是郭召丛任万柳周村第一书记以来一直坚持的。在他的努力下,一盏盏路灯建起,一颗颗萝卜也甜到了百姓心底。如今万柳周村由以原来的粮食作物为主变成了以经济作物为主,人均收入由3000多元提升到了8000多元……未来,他将继续奋力前行带领村民们奔小康。
镜头二:新时代愚公精神 “宁可干穷、不要等穷”
烟台市栖霞市亭口镇衣家村,地处深山,上山无路,浇地无水,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当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近年来,在村支部书记衣元良的带领下,衣家村村民打井开山,抱团致富,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贫困状态,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愚公移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