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专干孙健的“三板斧”

2020
08-23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禁毒专干孙健的“三板斧”

  图为孙健向群众讲解禁毒知识。横县禁毒办供图

  □ 本报记者  马艳

  □ 本报通讯员 韦健

  初次见孙健,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禁毒办简陋的办公室里。提起禁毒工作,孙健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与深入虎穴、刀光剑影的禁毒一线民警不同,作为禁毒专职干部,孙健更多的不是用身体挡住黑暗,而是用热情为吸毒人员增添光明。

  担任横县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7年,孙健首创多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法,帮助众多戒毒康复人员重获新生,有效解决了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率低、戒断率低、复吸率高、管控难等难题。今年6月,他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了“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培养100个“孙健”

  提起孙健,横县公安局的同事纷纷感慨:获得荣誉当之无愧。短短7年时间,孙健推动横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从无到有,取得重大突破。

  由于历史原因,横县吸毒人员基数大、管控难,使得横县禁毒工作一直以来面临多重风险挑战。2013年,横县在广西最早设立禁毒办,45岁的孙健从横县公安局峦城派出所教导员调任横县禁毒办专职副主任。

  万事开头难,县里解决好了临时办公用房,但机构并没有单独划分,既没有专职干部,也没有禁毒社工,全县17个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机构一片空白。孙健跑遍了县里的相关职能部门,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地对接工作,一个乡镇接一个乡镇地指导落实。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县17个乡镇政府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工作站)全部运转,并配备了禁毒专干及专职社工。

  队伍建起来了,能力和水平也得跟上。孙健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虚心向禁毒民警、法制专家请教,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坚持每个月集中一线禁毒社工开展培训研讨,汇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集体讨论学习共同提高,做到人人能独立工作,个个能独当一面。

  “我只有把自己变成业务能手,才能培养出独当一面的禁毒社工,让一个孙健变成一百个孙健,才能把社区禁毒工作干好。”孙健说。

  在孙健的带领下,横县禁毒社工队伍不断壮大,由刚成立之初的44名发展到如今的88名,工作成效有了质的飞跃。

  为吸毒人员送上“护身符”

  社工上岗之初,大家都担心吸毒人员会不会有敌对情绪?孙健随机走访了一批吸毒人员,大家的反映让孙健吃下定心丸,他们说,“吸毒人员在社会上往往被孤立歧视,社工来了我们很高兴,终于有人来谈话谈心了。”

  吸毒人员的家庭环境很重要。如何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孙健带领大家精心撰写《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服务指南》和《致吸毒人员家属的一封信》,内容情真意切,发放到家属手上时,一些家属看了感动得流下泪来。

  每个月,孙健安排社工上门了解吸毒人员遇到的困难。很多吸毒人员反映:身份证使用时总会有警报、驾照不能正常使用等,这些属于公安机关的预警管控措施,一些吸毒人员不理解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孙健带领社工开展头脑风暴。考虑到吸毒人员多数外出打工,尿检记录非常重要,孙健就制作了横县禁毒办白皮书,让吸毒人员随身携带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的尿检。

  在实践中,孙健不断跟踪关注白皮书的使用情况。有吸毒人员反映白皮书太大,不易携带,孙健改良成戒毒帮教随身携带本。一次调研中,孙健又发现吸毒人员将携带本用报纸包起来,说“怕被人看到不好意思”,孙健又继续改良,将封面字样定为“阳光照亮回归路”。

  “只有和吸毒人员在一起,我们的工作才有创新。”孙健说,贴心设计的便携尿检记录本盖有横县禁毒办的公章,留有办公号码,成了吸毒人员出行务工的“护身符”“通行证”。

  预防教育进校入村

  预防教育是孙健推出的第三板斧。对于孙健而言,“只有月月是‘6·26’,天天是‘6·26’,禁毒预防教育实现常态化,才能真正将预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为此,孙健和横县教育局负责预防教育的同志多次研究,打造无毒校园,与村屯干部、乡贤打成一片,打造无毒村屯。

  在孙健的推动下,横县教育局在校园推广禁毒第二课堂,学生全部注册禁毒数字平台,在网上完成禁毒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学校培训一批教职工,打造一批禁毒教育基地,每个班级都落实禁毒班会,禁毒教育入脑入心。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