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女子吃大量污染寿司进ICU 多脏器衰竭命悬一线

2021
08-2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广州8月24日电 (蔡敏婕 戴希安)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4日发布消息称,该院重症医学科救治了一例因食用大量寿司感染沙门氏菌并导致多脏器衰竭的女性患者。

  家住深圳的阿芳(化名)今年36岁,平时身体健康,1个月前突然出现腹痛、腹泻、发热,自认为没事便在网上查了些资料自行购药服用,因疫情原因担心被发热门诊隔离,“坚持”了三周,家人却发现她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终于因高热(40摄氏度)不退、嗜睡还反应迟钝,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最终辗转送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经过发热门诊排除新冠肺炎相关发热后,该院胃肠外科二值陈春宇主治医师急会诊,发现阿芳精神状态差,呼吸浅促,意识淡漠,皮肤和眼结膜可见广泛分布出血点,伴弥漫性腹膜炎体征,急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37×109/L,血小板只有15×109/L,血压80/60mmHg,心律140次/分,血氧饱和度不足90%,严重感染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

  可患者只能用睁眼、点头回答医生指令,家属也无法提供对诊断有帮助的病史信息。阿芳已经出现了呼吸、循环、血液、肾脏、中枢、内环境、消化道等多个脏器系统的功能障碍,遂紧急将其收入ICU抢救治疗。  

  据阿芳在ICU的主管医生石一鸣主治医师介绍,任何一个脏器系统功能的进一步衰竭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而患者竟然已经出现七个脏器系统功能的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出现了严重的“死亡三联征”——重度低体温、严重酸中毒和凝血机能障碍。

  为了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主任医师联系医院开通绿色抢救通道,并组织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血液内科、超声科、检验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立即进行抢救治疗——呼吸机、升压药、抗感染、血液净化、输血、液体复苏、血流动力学监测及线粒体数量监测等,很快患者被各种仪器设备围绕,监护仪上的报警声无时无刻不提示着,患者已经命悬一线。

  由于腹部急诊CT可见大量腹腔积液,病人伴腹膜炎体征,命悬一线,经多学科紧急会诊后,均未发现脏器坏死或者穿孔病情,病人的诊断依然是个谜团。

  此时,医生再次追问家属患者的饮食习惯,原来阿芳平时喜欢吃寿司等生冷食物,此次发病前曾进食过大量寿司。

  杨春华诊查患者,结合补充的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明确这次造成患者病情危重的元凶为沙门氏菌——由于患者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生冷食物,大量的沙门氏菌经消化道入血,造成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性休克,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经过20余天的奋力救治,终于逆转“死亡三联征”,阿芳各器官功能逐步好转,生命体征也逐步稳定,并脱离床边血透机、呼吸机、升压药等器官功能支持,最终好转出院。

  杨春华称,沙门氏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消化系统当中,肉蛋奶以及相关制品等均可被污染。然而沙门氏菌属不分解利用蛋白质,难以通过肉眼或者气味判断食物是否被污染。

  杨春华表示,沙门氏菌属在粪便中存活可超过1月,在水中可存活超过2周。患者、无症状携带者、家养以及野生动物均可成为沙门氏菌属的传染源。发病者通常在接触感染源的1到3天内出现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既往报道中出现过血液感染的患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不佳甚至死亡。因此他提醒,如出现有呕吐、腹泻或发热等不适症状,应尽快至医院就诊。(完)

【编辑:张燕玲】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