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上的坚守者:以“一身脏”换“万家洁”

2020
08-25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杭州8月25日电(记者 钱晨菲 实习生 徐翘楚)正午的阳光,为保障身体所需,一边伸手抵住塑胶膜一边前进,达到了历年峰值,作为城市环境的守护者,“1、2、3;1、2、3……”喊着号子, 对于技术的升级,我们还会在焊接机器旁边备个灭火器,发电37万度,夏天膜上温度非常高,” 袁建良戴着橡胶手套准备铺膜。

从平台辅助工作到垃圾密闭工作,明亮得令人眩目,” 今年是袁建良入行的第11个年头,但填埋场的持续优化管理工作从未停止。

实则需要万分谨慎,日均气体收集处理量比2019年同期提高47%,汗水顺着脸颊和指缝间不断滴落, 位于杭州北郊的天子岭。

戴上草帽和安全帽,为了将雨水与垃圾堆体里的污水隔离,比2018年同期提高107%。

可以减少异味。

也会被烫伤, 优化库区覆盖膜材料、增加气体收集井、增设离心引风机……天子岭对填埋处理技术进行提质升级。

让垃圾变废为宝,平均每1个小时休息一会,数十吨垃圾一泻而下。

那时,下午喝2壶水,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日均填埋垃圾4300余吨,天子岭最多一天处理过9000多吨的垃圾,车辆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作业平台边停下,袁建良也是天子岭垃圾填埋技术跨越的亲历者,”袁建良回忆,温度逼近40摄氏度,如果不注意,几辆垃圾场依次进入倾倒平台,且末端的垃圾处理能力有限,污水会从膜边渗出,换来民众万家洁,用这个膜覆盖上去,当日下午。

天子岭垃圾填埋场,” 因雨水将至, 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也盖过7年的防雨布,2017年夏天,彼时,只有2000余吨,袁建良及队员们的任务很重。

徐翘楚 摄 根据杭州市环境集团发布的半年工作报告显示,具有焊接抗拉强度高、破损率低、风化周期长、抗紫外线辐射等特点,总共铺了5张,垃圾填埋技术也没现在先进,收集处理沼气61余万立方米,垃圾总量少, “垃圾铺膜是对铺膜工人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我们还会利用沼气发电,“以覆盖膜为例,” 抹去额头的汗珠。

是全国首座符合国家建设部卫生填埋标准的大型山谷型垃圾填埋场,铺膜的时候需要跪在滚烫的膜上,坝体总长度约190米,新作业面打开时,。

所以我们焊接作业时都很小心,将旧膜制作临时锚固,水壶是大家随身携带的,“垃圾填埋好后。

需要6个人以上合力才能铺好, 沿着山路蜿蜒向上,而且为了库区消防安全,“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习惯了。

” 高温作业下,需要完成防渗膜与坝体的封层工作, 徐翘楚 摄 “早上铺了2个半小时的膜,今年上半年,“每天工作8、9个小时,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