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发起人徐志军:理性光盘不要走形式

2020
08-28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对话光盘行动发起人徐志军,2013年发起“光盘行动”至今

  “理性光盘不要走形式”

  2012年开始,徐志军坚持在微博晒“光盘”照片成为“网红”,并于2013年1月倡导发起“光盘行动”。

  近期,在中央号召下,制止餐饮浪费成为社会主流风气,徐志军的“光盘行动”也引发更多关注。徐志军说:“光盘行动倡导‘理性光盘’,不是‘硬撑式光盘’,要做到‘理性’,就要从数量+结构上下功夫。”

 

  从晒“光盘”照片到组织集体“光盘”

  新京报:你什么时候开始“光盘”的,为什么想到在微博上晒照片?

  徐志军:其实吃饭“光盘”本就是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我也一直教导孩子每顿饭都要吃干净。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第一次晒“光盘”。这是因为之前央视“新闻1+1”播出了一集“奢侈的垃圾”,就餐之前是盛宴,就餐之后变“剩宴”,我看过之后深有感触。4月22日这一天,我把视频截图和吃光的盘子的照片做成了一条长微博,并呼吁:珍惜资源别成口号,就拿餐桌浪费开刀。

  新京报:刚开始发“光盘”照片时,有网友关注吗?

  徐志军:当时并没有引发社会关注,有一些网友响应,但更多的是质疑我作秀。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公布之前,餐饮浪费的现象非常普遍,让人触目惊心。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但我一直坚持发“光盘”,刚开始影响的都是身边的人。中央八项规定公布后,2013年1月16日、17日两天,我再次在微博倡导“光盘行动”,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及网友积极支持响应。在党中央制定出台八项规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背景下,“光盘”迅速成了流行语,拒绝“剩宴”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

  新京报:除了晒照片,你还通过哪些方式推广“光盘”?

  徐志军:在微博晒“光盘”一段时间后,有些网友质疑:一个人吃饭,“光盘”很容易,难的是一群人集体餐“光盘”。所以我就有了微博约饭的想法:每个人点1-2道最爱吃的菜,前提是全部吃掉,然后由我来买单。

  那段时间,微博“约架”的挺多,但微博“约饭光盘”还是第一个,大家觉得挺新奇。第一次微博约饭是2012年7月15日,那天是个周末,我就想搞个活动来推动“光盘”。当时微博上报名的有十几人,最后来了四五人,这样就有了第一次聚餐“光盘”。之后我又组织了很多次微博约饭,一起“光盘”。我在西藏工作了3年,一共组织147场集体“光盘”活动,规则很简单:大家吃简餐,讲故事,一起“光盘”。这说明,只要大家有意识,行动不难。

  新京报:你2013年发起“光盘行动”,至今有7年多了,成效如何?

  徐志军:从2013年发起光盘行动,我除了在微博发“光盘”照片,还组织了微博约饭、发起“光盘”挑战等,相关微博总计7万多条。

  关于成果,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了“光盘”的理念。不少网友从最开始的质疑,到响应,后来成为推动“光盘行动”的环保达人,他们把每一次家庭聚餐、同事聚餐,当成一场行动。

  “光盘行动”还是一个经济行为。我工作的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的食堂,自2013年实行“光盘行动”以后,垃圾大幅度减少;由于浪费少了,食堂进货的菜也买得少了。因为节约各方面效益比较好,厨师和服务员的工资每个人大概提高了300元。

  群体性聚餐可“N+1” 三分荤菜、七分素菜

  新京报: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是群体性聚餐,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徐志军:我的经验是总量“N+1”,结构“三七开”,确保既要吃饱,也要吃好。具体说,“N+1”是一个相对理性的数量,比如4个人就餐,可以点5个菜。现在有的地方倡议“N-1”“N-2”,我认为很难推行。“光盘”不是目的,不能饿着肚子去“光盘”。结构“三七开”,即三分荤菜、七分素菜。这也是比较健康的膳食比例。我坚持“光盘”8年多,体重从90公斤减到72公斤。每一份进嘴的食物都经过了选择,总量控制、荤素搭配,不瘦也难。

  另外,就餐时尽量用公筷,能分餐的分餐,遇到特别客气的东道主,吃不完就打包。但我认为打包只是一个补救措施,很多打包回家的最后还是浪费了,打包盒、打包袋还会造成资源的二次污染。我并不提倡打包带走。

  新京报:有些地方的餐厅要求食客餐前称体重,按体重点餐;还有餐厅规定,食客有剩菜就扣服务员绩效。对这些“奇葩规定”,你怎么看?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