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在世界海拔最高的边境派出所 高山之巅的忠诚守护者

2020
09-03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在海拔5373米的西藏山南普玛江塘乡,民警驻守在世界海拔最高的边境派出所

  高山之巅的忠诚守护者(法治头条)

  本报记者 张 璁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03日 第 19 版)

 

  普玛江塘,位于西藏山南浪卡子县,海拔5373米。作为全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空气含氧量仅内地的40%,年平均气温零下7摄氏度,全乡人口仅1027人。2012年,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成立,一群矢志守边的民警从此驻守在这里。

  “85后”的索朗达杰从2016年起,在普玛江塘干了4年边境派出所所长,前不久才刚刚调任浪卡子边境管理大队。早在前往普玛江塘采访前,我们就听说不少他在边境冰川上“生死救援”的故事,因此记者这一次出发探访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首先就邀请他一路同行。

  高原上的“南泥湾

  8月17日由拉萨出发,在海拔4000多米的浪卡子县城休整一晚后,记者一大早就乘车直奔该县最南端的普玛江塘。

  一路上,海拔随着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不断升高,索朗达杰向记者反复提醒两个字:吸氧。他说,在海拔逾5000米的普玛江塘,内地来的民警因为缺氧,都会不同程度出现高原反应,即使是长年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他,一开始也同样有些不适应。“还有,到了上面千万注意别感冒。”索朗达杰说,缺氧不只会带来高原反应,前两年派出所有个河北来的民警,一天突然咳嗽不止,后来到医院一查竟然是肺水肿。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最后是送到了拉萨才治好。

  在高原地区,生产环境的优劣有一个很直观的标准:有没有树。海拔越高,树木就越难存活,甚至有时能有一些绿色都格外可贵——当我们的车开到普玛江塘后,发现这里连一棵树的影子也看不见。

  想种出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第一棵树,这是索朗达杰始终惦念的。然而,初到这里的他却发现,派出所里一开始连棵草都没有。

  “既然守在普玛江塘,就要有点‘南泥湾’的精神。”看着派出所里“寸草不生”,索朗达杰就带着民警来到附近219国道的工地上,把修路挖出的草皮一块块搬回所里,修整铺齐,一到夏天这些“野生”的草坪上竟然还长出了不少金蘑菇。看着战友们因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而导致嘴唇发紫开裂、指甲凹陷、口腔溃烂,索朗达杰主动向专家教授请教高原种植技术,通过反复实验逐一攻克低温、冻土、人工授粉等一系列难题,成功带领派出所民警在普玛江塘种出了土豆、白菜、黄瓜、西红柿等7种果蔬,其经验做法在山南被迅速推广。

  记者在派出所看到,经过三年多的辛苦耕耘,如今这里果蔬种植种类已经扩充至16种,年收获各类蔬菜瓜果500公斤以上,自给率达到了67%以上,是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海拔5000米以上的单位中,第一个自给率超过60%的派出所。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记者在所里还发现了几棵栽上不久的柳树苗。“现在是夏天,目前长势不错。”索朗达杰在所里时每天都关注这些“小家伙”的状态,他说期待着它们能给普玛江塘带来新的奇迹。

  守护边境,温暖人心

  “有人说在海拔最高的普玛江塘‘躺着都是做贡献’,这话我不同意。”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副所长洛桑曲扎说,对于一个移民管理警察,守边固边是他们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其中首先就是边境巡逻。而普玛江塘的一段边境在冰川上,所以巡逻也就在冰川上。

  8月19日,又到了出发巡逻的日子,记者跟随民警一道上了路。从派出所通往边境的路先是柏油路,走着走着就成了砂石路,后来干脆就没有了路,全凭民警们多年的经验“导航”,而冰川上的巡逻道路则全靠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

  巡逻来回,都要途经“帐篷卡点”。在方圆几十里空旷无人的高原上,两顶蓝色的帐篷静静扎守,格外醒目——辅警罗杰和护边员旦增曲扎已经在这里值守几天。这个执勤点设在前往边境冰川的必经之道上,既是为了查控前往边境的人员,也可以防止部分游客误入。只是“帐篷卡点”设施太过简陋艰苦,民警、辅警、护边员们必须几天一轮换。正在执勤的罗杰告诉记者,“昨晚还拦住了一车游客,让他们在执勤点过夜,不然真要夜里进冰川发生事故怎么办?”

  守边固边,守的不光是边境,还有人心。

  与孤寡老人欢度藏历新年,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发动牧民共建群防群治网络……在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事情不分大小,只要群众期盼、需要,他们都主动去做、全力去帮。索朗达杰之前还担任过乡小学的法制副校长,看到加央旺姆和拉旺措姆两姐妹家庭贫困,他第一时间把两姐妹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有时候,被民警们救援的游客为表感激,想给派出所捐款捐物,索朗达杰婉拒之余,也会主动提议不如为乡里的孩子多捐一些学习用品。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