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了路那就学鱼游 轮椅之上,真正“乘风破浪”的人

2020
09-04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学跳伞、练潜水、做公益……22岁的方坚泽上天入海追梦,坐着轮椅“闯荡世界”。在一张被局限的人生画布上,他用突破自我的努力和奋斗,丰富生命色彩、拓展人生高度

  本报记者涂超华、陈子薇

  “既然走不了路,那就学鱼游”

  8月30日上午,海南三亚云淡风轻。

 

  蜈支洲岛附近的海面平静美丽,像一块碧绿的翡翠。

  一叶小艇上,潜水教练帮助方坚泽穿戴好潜水装备,并把他抱到船舷处。

  方坚泽扭动着身体滑进海里。等到教练在水中帮他安上40斤重的气瓶,他慢慢地潜入海底。

  5米、8米、14米……在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方坚泽就像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时而停留时而游弋。

  “他这次下潜表现不错,不仅水下游动很好,中性浮力也掌握得恰当,而且14米还创造了他的最好成绩。”方坚泽的潜水教练罗敏说。

  出生在广州的方坚泽是一名罕见病患者,从小患有“金刚砂德赖富斯肌营养不良症(EDMD)”的他,丧失了行走能力,常年与轮椅为伴。

  多年前,在三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海的经历让他有了潜水梦。这个所有人都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两年前被唤醒:方坚泽在网上看到一则脊髓损伤残疾人成功潜水的新闻,经过充分的咨询和对身体的评估,他做出了学潜水的决定。

  身体的限制让他需要付出百十倍于常人的努力。方坚泽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他每晚都坚持骑车来练习腿部力量,每周去医院做康复理疗。无法骑单车他就骑三轮车练,腿几乎没有知觉用不上力,最初骑一公里大概要花近20分钟……这样的付出他一坚持就是一年。

  方坚泽还参加了HSA(有障碍人士潜水)考试培训。到了训练池里,他才发现困难远不止之前的想象:他呼吸不稳容易呛水,时常因呛水而感到窒息;因为疾病他的脖子和脊柱僵直,无法做到在水下低头看手上的仪表;他小腿力量微弱,他很难像正常人一样游动甚至做不到在水里保持平衡。

  为了实现梦想,再多的苦他都坚持下来。方坚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水下游法:双腿无法完全伸直,他就通过腰部和大腿带动全身游动;手臂没力量抬起,他就用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看仪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前,方坚泽顺利通过考试获得HSA(有障碍人士潜水)潜水证,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梦寐的海底世界探索。

  “我想以三亚为起始点,去更多地方的海底世界,不断延展我的潜水地图。”他说。

  “遗憾的人生通过努力也可以精彩”

  在方坚泽看来,轮椅群体人生想要有意义,除了付出更多努力,还需要让“精神先于身体走出来”。因为他所接触的轮椅群体绝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地自卑、封闭、敏感,这也是他们身体之外最大的人生障碍。

  命运也曾把他从小禁锢在一张轮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方向,甚至对人生绝望。他对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感同身受。

  从小到大,为了治病他试过各种治疗方式,理疗、水疗,食疗、药疗。家人一度寻遍民间偏方、尝试旁门左道。

  全家人每天省吃俭用,在他治病上花了很多钱,但这些却无法阻止他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他对生活的信心也被几乎消耗殆尽。上初中起,他每天由家人背进教室、带去厕所,他甚至觉得自己就像被定点投喂食物的宠物。

  那些年,方坚泽生活在压抑之中,内心充满了愧疚感,也变得越加敏感和封闭。为了不去求助别人,他能在教室里坐一整天,憋着不上厕所。

  直到考上大学让他恢复了一些自信。他开始相信奋斗和付出肯定会有收获,也逐渐走出阴影,去努力探索生命的可能。

  在学校改造硬件条件的支持之下,他能够在学校独自生活并做到自理;他不断突破自我,积极融入集体,尝试和同学一起去爬山、坐船、钓鱼、烧烤、逛街;他甚至做到了一个人去香港一日游,独自去独自回。

  他把在学校独自生活的点滴用视频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网络,向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鼓励更多像他一样生活在轮椅上的群体。

  更疯狂的是去年6月,方坚泽尝试了一次跳伞。那天教练带着他从4千米的高空跃下,当毫发无损地回到地面,他对人生又有了更多的感悟:挫折对人生而言微不足道,奋斗和努力会让人活得出彩。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挫折,不论身体残疾还是健全。想办法解决才是人生的正确选项,而不是纠结于处境。”方坚泽说,或许有些探索之前无人尝试,那就自己做一个先例。

  “明天很美,我还有梦”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