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开学第一课》在关键时刻开讲关键一课
“我注意到,昨天央视推出了非同寻常、令人感动的‘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分为团结、科学和担当三个篇章,我想这三个关键词‘团结’、‘科学’和‘担当’很好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性胜利的‘秘诀’”。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在回答如何评论中美抗疫的鲜明对比时,她认为9月1日晚播出的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开学第一课》,很好地传递了我们党和政府秉持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
在2020年这个特殊又重大的时间节点,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恰逢其时地成为了很多中国孩子永生难忘、意义非凡的人生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在北京、武汉设置双课堂,“武汉课堂”的所在地,是曾经作为武昌方舱医院的洪山体育馆。节目邀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张文宏、吴尊友、毛青等,共同讲述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担当。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们的心。
有一位名叫付巧的女孩,在治疗期间把武昌方舱医院当作“梦开始的教室”。当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带领大家“仰望星空”、深情寄语未来一定要“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时,我们可以想象——无数的孩子,也会把今年这次为他们设定心灵坐标的“国家课堂”,当作是“梦开始的课堂”。
铿锵讲述“中国为什么能”
振聋发聩、感人肺腑、直击灵魂、催人奋进,是昨晚《开学第一课》带给观众最为强烈的感受。
正如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所评价的,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是嘉宾阵容之强;二是抗疫主题之重;三是覆盖范围之广,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还特别加入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从不同维度深刻感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具有丰厚的教育营养。
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便第一时间赶往武汉,提出该病存在“人传人”现象。之后的武汉,用整整76天,换来了让全中国少感染至少70万人。在谈起中国的抗疫壮举时,钟南山院士言辞激昂:“我们跟有些国家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命最重要!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
这一节课,讲的是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身患渐冻症的“铁人院长”张定宇,在疫情的暴风眼里挺直了背脊与时间赛跑。危急时刻,神兵天降,万众一心,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长城。当他拖着蹒跚的脚步登上讲台,无数人瞬间泪目。只见他微笑而坚定:“我努力地工作,就是因为我热爱生活。”
这一节课,讲的是民族的韧性和伟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个英雄的民族,她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张伯礼院士分享了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辈和疫病不断斗争、总结经验并且创造伟绩的历史。他寄语同学们:“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就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这个历史的重任就交给你们身上了。”
这一节课,讲的是文化的传承与不息。
“疫苗”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陈薇院士讲述了她率队赶赴武汉,第一时间开始核酸检测、研制新冠病毒疫苗、阻击病毒的战斗。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下线的那一天,正好是陈薇的生日,面对祝福,她回复了八个字:“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这一节课,讲的是必胜的信念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