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路桥“飞地扶贫”:火龙果远“嫁”四川广元结硕果

2020
09-09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台州9月9电(范宇斌 庄向娟)“火龙果熟了,快来摘火龙果。”这段时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横梁村党支部书记赵全刚常常笑得合不拢嘴,电话、微信招呼大家来摘火龙果。

  “能在这里种出火龙果,这是我们横梁村了不起的事,也是大滩镇了不起的事。”赵全刚说。自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佳旭农场的火龙果“嫁”到横梁村后,这里的村民就像守着“金矿”一样守着这50亩地,时时关心长势。

  “滩大不养鱼,山高跌死鸡。”大滩镇是朝天区条件最差的乡镇之一。横梁村更是地处大滩镇的深山里,2018年以前,这个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土豆等传统种植物为主,产量低且品质不高,群众致富增收难。如何才能让横梁村有自己的产业?

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路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先弄块平地出来,有了平地才好做事。”2018年,赵全刚笃定有了平地一定能做成事,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将横梁村撂荒的10余亩村集体土地平整出来。

  同一年,朝天区联合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的路桥区带领村干部奔赴路桥考察。考察期间,队伍里的赵全刚看上了金清镇的火龙果产业,“这个产业肯定好,只要苗种下去,后面只要管护好就行,一次投入,终生受益。”

  但火龙果原本要“嫁”的是当地的深度贫困村——响水村,然而,由于山地多、平地少,响水村并不具备落地条件。

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两河口现现代农业园区,林敏跟贫困种植户交谈。路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东部的火龙果在西部究竟能不能种出来?经过考察,将横梁村的土壤进行检验,得出答案:横梁村适合种植火龙果。

  路桥创新开展“飞地扶贫”模式,让横梁村和响水村“抱团”,火龙果基地建到条件较好的横梁村,响水村则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80万元,收成则由两村共享。

  2018年11月,横梁村拥有了12亩红心火龙果产业园。“4月开始要敞篷,过了国庆节就要把篷盖上,太阳越好果子长得越好。平时管护要剪苗、绑苗、拔草,不懂的就在微信里问浙江的专家。”赵全刚说。

  为了管好火龙果园,赵全刚邀请常年在外务工的赵全雄回来管理火龙果园。赵全雄还专程去浙江学习了火龙果管护技术,遇到管护难题,随时向浙江专家请教。

  赵全雄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而通过管护火龙果园,他每月能领4500元工资,妻子也偶尔在园里务工,两人算下来,一年有了6万元左右的年收入,他说:“我们年纪大了,在外面打工也没人要,现在能在家门口找到这个工作很满足。”

  红色的火龙果是大山里长出来的稀罕物。村民王久富带着一家四口,花了150元摘了15斤火龙果带回家。“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尝一下我们横梁村产的火龙果。”

  赵全刚介绍,这是园区里产出的第二批火龙果。第一批已经在今年7月采摘,市场价10-20元每斤,在朝天区全部销完。“我们可以一直采摘到11月份,可以采摘十几批次,丰产期每亩可以产6000斤火龙果,人均可以分到200元左右的分红。”

  扶贫更要扶志,这火龙果的滋味在路桥区路南街道党工委委员、挂职朝天区府办副主任的林敏尝来格外甜。他说:“我们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原来的很多项目都是务工、分红、土地的租金收入,农民也能增加收入,但其实这些贫困农户并没有付出多少劳动,参与度不高。我们希望通过扶贫更扶志的模式,带动贫困户真正通过自己努力的方式去脱贫,这才有长久的效果。”

  在朝天区转斗镇,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农业园区——草莓种植基地也应运而生,这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项目之一。该项目引进农业龙头公司,采取“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从“造血式”产业发展中分享更多的收益。

  据悉,路桥区在“真金白银”帮扶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产业合作,将建成5个产业融合示范园、5条特色农业全产业链、10个扶贫协作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8大示范产业、20个示范项目。这曲“山海联姻”的赞歌,必将硕果累累。(完)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