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专业应急救援队将有建设规范
涉及十支队伍 具体标准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
根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供热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等10项团体标准完成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10项团体标准涉及本市10支应急队伍的规范建设,规范中对应急队伍的出动时间、职责岗位、培训等进行了明确。
10项团体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本次意见征集包括10项团体标准,具体为《供热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燃气安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道路桥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电力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防汛排水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建设规范》《建筑工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水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通信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突发生态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
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0月29日,公众的意见建议可反馈至北京市安全生产联合会。
供热救援队接指令后需10分钟内出车
每年的11月中旬,本市将进入供暖季。如遇突发供暖事件,处理不及时将会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团体标准《供热保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供暖保障的救援进行了规定。
其中,当热源、热力站、热网等供热系统发生突发事件时,供热救援队伍应在接到出动指令后10分钟内出车,最快时间到达现场。同时,供热救援队伍人员和装备应根据所覆盖区域的突发事件类型和风险特点进行配置,应满足覆盖区域内处置供热行业突发事件的需要;救援队值班室应设24小时应急值守,且值班电话不应少于2部;还要建立专家数据库,以便在应急救援时获得专家的决策支持。
规范编制说明中还提到,供热救援队伍必须配备焊工、电工、有限空间监护人和驾驶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并且不能出现某特殊工种空岗的情况。供热救援队伍还应为救援人员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燃气救援队需配备低温防护服等装备
燃气运行过程中,受腐蚀老化、焊缝开裂、工程质量、地质灾害等风险因素影响,出现燃气泄漏,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及重大财产损失。本市《燃气安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为有效处置首都地区燃气突发事件,提供了标准支撑。
规范编制说明中指出,燃气安全运行事件包括供应中断、泄漏、火灾、爆炸和窒息等,燃气救援队伍应在接到出动指令后10分钟内出车,抢修人员到达现场须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并根据初步判断的级别划定警戒区,同时控制、阻止区外人员进入警戒区。发现漏气隐患后,要控制气源,并打孔定位确认位置,然后挖掘作业坑,处置后对道路进行回填修复。
燃气突发事件现场有有毒有害气体,规范规定抢修人员要配备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存在易燃易爆气体,规定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内衣和防静电靴;并考虑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低温伤害,规定配备低温防护服和低温防护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