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健康|三个“为什么”:解码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

2021
07-04

中医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王小波)《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悉,该院去年以1.5亿元价格转让抗疫“三方”之一的“化湿败毒颗粒”成果,款项已全部到位。这一成果转让收益,将全部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包括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筹建等。

最近与此相关的新闻,不止一条。3月初,包括化湿败毒颗粒在内的抗疫“三方”,作为中药注册分类改革后首次获批的新药获准上市。4月22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正式签约,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而此前一天的4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一行,专门赴中国中医科学院调研座谈,详细了解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进展及存在困难,积极支持大学建设。

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这所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之后,又一所以国字号科研院所命名的重量级大学,离人们越来越近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什么要办大学?为何会有1.5亿元成果转让费参与支持大学建设?有众多城市争取,大学为何最终落户苏州……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

图为2020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届屠呦呦班新生见面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供图)

为什么要建这所“新型大学”

全国已有二十多所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何还要建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满足不了对中医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全国尚没有“中国”字头的中医药大学。

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路径、质量水平等,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自古以来,家传师承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人口急剧膨胀的近现代,家传师承虽能保证人才个体质量,但总体效率太低,因此院校教育逐步取代家传师承成为主流。但院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弊端也日渐凸显,如中医思维弱化,教学科研与临床分离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亟须创新升级。

2019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扩大中医学9年制招生规模”等要求。紧接着,2019年11月初,中国中医科学院先后召开大学建设可行性论证会和建设工作汇报会,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20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的第一届屠呦呦班,15名九年制直博生顺利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迈出了扎实的一步。2020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联合署名文章指出,持续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建设,按照“宽知识、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采用“5+4”序贯式培养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具有中医思维、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独立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据悉,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将设置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主干学科,以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为主体,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基础。根据规划,大学总体需满足至少5000名在校生学习、生活需求。“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要建成一所‘新型大学’,即中医药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具体“新”在何处?中国中医科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建立院校师承等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吸引医学世家学子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攻读,建立具有浓郁学习氛围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参考家传与师承教育的培养经验,采用九年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模式,构建贯穿本科至研究生教育全教学周期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内容融为一体,实现“早跟师、早临床、早科研”。

其次是开拓“经典-临床-科技”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督导,强化教师“经典”意识,从经典出发,从临床出发,并引入训诂学、汉语言文学等文科知识教学,深入培养学子的中医思维和国学素养。同时,学习一定比例的现代医学知识和科研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子的科研思维,博古通今、中西融合。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北斗夜话》——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个性化药学服务

3.9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2020改善慢病药学服务赋能计划

1.2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患者APP开启“互联网就医新模式”

1.1万人加入学习

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详细了解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