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故事(下)

2021
01-06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2020年,决战决胜之年,应对疫情之年,面对严重洪涝灾害、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严重冲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更显意义重大。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枕戈待旦、向险而行,是党和人民的“守夜人”;他们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守业人”。得益于他们的努力,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自然灾害因灾死亡人数均为历年最少;他们,也在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中成就“最美”。  

  为弘扬应急管理特色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先进事迹。

  30年如一日,践行使命捍卫荣光

  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这是一个只有30名指战员的基层单位,却又是一支践行使命捍卫荣光的模范队伍。

  自1991年1月1日起,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就担负起福州市五一广场升降国旗任务。负责省会城市中心广场升降国旗任务,使命神圣、任务光荣。30年来,一代代消防指战员不仅勤练灭火救援技能,还苦练升降国旗“五功”,实现了21000余次升降国旗“零失误”。

  30年如一日的完美表现,背后是大头针、十字木架、沙袋和他们练到颤抖的手腿,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下的继续苦练。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但耐火等级低,火灾防控压力大。为了做好防灭火工作,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采取了联防联治、防火巡查、宣传培训、实战演练等一系列措施。

  多年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消防指战员们都会将消防车停在街巷口,成立便民利民队,设立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免费茶水、座椅,宣讲消防安全知识。近年来,他们又树立“快攻速战打早灭小”理念,探索出适合老街古巷实际的灭火操法。

  “不起火就是最好的赴汤蹈火”,这是他们践行使命的坚定信念;三坊七巷连续8年“零火灾”、30年无重大火情,这是他们践行使命的最好印记。

  默默扎根荒野,矢志不渝防震抗震

  基层应急管理人扎根一线、默默奉献、不懈创新,努力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才智。

  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正处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26名。看似“貌不惊人”,却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他们,在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中诞生。1966年3月,河北邢台遭受了一次严重破坏性地震,7月,红山基准台诞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有组织、大规模开展地震预报的地震台。

  这里,是中国地震事业的发祥地,培育科学人才的摇篮。半个多世纪来,近百位地震专家、技术人员曾经在红山台工作过,他们成长于此,为新中国地震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里,又地处偏僻,距离邢台市隆尧县城9公里,到最近的村子也要3公里,交通和生活十分不便。

  在红山基准台,一代代地震工作者守初心、克难关、精业务、讲奉献,一个个“第一”在这里诞生,一个个新辉煌在这里续写。例如,2005年,安装MT、ELF等先进进口仪器,率先开始大地电磁测深观测;2012年,河北省唯一GNSS核心站在这里建成……

  目前,红山基准台已发展成为下辖11个子台,承担地震监测预测、地震应急等多项任务的开放式、国际性、现代化综合地震台站。

  传承焦裕禄精神,筑牢基层“防灾堤坝”

  河南兰考,是焦裕禄奋斗过的地方,焦裕禄精神一直激励着这里的干部群众。把灾害风险装进制度的笼子,全力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正是他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2019年6月5日晚,一场罕见强对流天气“袭击”兰考,多个乡镇受灾严重。兰考县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将帐篷、棉被、照明灯等物资第一时间送往一线;700余人的救灾队伍赶赴一线,营救被困群众12人,挽回财产损失600余万元;593名村级灾情信息员对网格内受灾群众迅速开展灾情普查,及时上报,为受灾群众申请救助资金。

  救灾行动顺畅进行,靠的是当地筑牢事故灾害防范的县、乡、村三道“堤坝”。在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兰考县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打造“一张网”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基层救援能力,设1个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和4个应急救援中队;完善各类专项预案、处置方案,将173项应急预案录入信息平台;依托全县593名网格员,开展灾情信息普查和上报工作……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