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帮助睡眠;部分直播表演打擦边球
争议声中的ASMR“哄睡师”
像一场独幕剧,一团浅白光晕从右前侧覆到Richard脸上,他和左右两只话筒暴露在屏幕前,四角昏暗。
“外面应该还有回家的车,希望背景音乐稍微能掩盖一点车流声。”Richard用气声面对镜头打招呼。点燃一支蜡烛凑近话筒,暖黄色在玻璃容器里轻轻燃爆,噼里啪啦声通过耳机电流撞进小溪(化名)鼓膜,凌晨一点,酥麻的感觉从头皮延伸到脖颈,小溪身体逐渐放松,睡意慢慢袭来。
作为ASMR爱好者,Richard所做的事情在网络中获得了一个他并不喜欢的别称——“哄睡师”。在超3亿国人睡眠障碍的深夜里,“哄睡师”也徘徊在争议的漩涡中。
声音助眠
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中文译为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简单来说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引起的情绪生理反应。这种感觉常常被形容为令人愉悦的酥麻感。
2014年起,还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加拿大籍华裔Richard,首先使用中文录制ASMR视频,将这一小众爱好慢慢引入国内。
有着音乐演奏和医学双重学历背景的Richard,偶然间观看了一段印度按摩师的视频,类似理发的声频让人瞬间放松下来引起他的好奇,随后逐渐接触澳洲元老级ASMR表演者德叔等人的视频。“发现新声音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惊喜的旅程。”Richard开始更加敏感于身边的细小声音,大米在玻璃杯里清脆撞击的叮当声、Switch游戏手柄震动的嗡嗡声、逗猫棒轻揉时绵软的沙沙声……
ASMR触发类型主要分为重复敲击、轻声耳语、近距离接触音以及慢速手部动作等。目前有少量研究认为,触发音能形成强烈的“刺听感”(tingles)通过大脑前颅传递到身体四肢,进入愉悦、镇静、积极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提升,慢性疼痛缓解。
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最新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当下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中国成年人有失眠困扰的约占38%,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全世界失眠困扰27%的情况。
国内深夜12点,陆续有听众在直播间留言,“今天就先到这里啦,晚安。”ASMR引入国内后,被不少听众作为放松促进睡眠的手段。ASMR爱好者也被不少网友冠以“哄睡师”的称呼。
对抗失眠
凌晨1点,小溪(化名)躺在学校6人间的集体宿舍翻来覆去睡不着。卫生间滴答水声、窗外呼啸风声、偶尔猫叫、舍友鼾声……所有声响被放大百倍挑动着无法镇静的神经。
为了对抗失眠,小溪无所不用其极,包括服用褪黑素、玩手机、听英语听力、听相声、数羊、跑步、听物理课录音等。
2016年,ASMR在论坛、视频音频平台等地影响力逐渐扩张,有朋友向小溪推荐,这种当时还被称为“耳骚”,据说可以有效助眠的声音表演。
“第一声是被吓到的。”小溪回忆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离自己那么近的声音。但随之而来的是极其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整个后脑勺头皮连带着颈部明显发麻,一直延伸到肩膀背部。兴奋游窜的神经似乎有了附着点被轻易控制住,当晚小溪睡了一个好觉。
关于ASMR的为数不多的脑科学研究中,也曾有观点认为,它所引起的那种轻度刺激感可能正是由于在注意力集中于特定方面的情况下,大脑的其他某些功能模块被自动关闭所致。
小溪成了一个重度ASMR爱好者,关注收藏了各种品类的声音作品:许多摩擦木块、敲击化妆品、翻书写字、揉搓衣角等等,几乎每晚都要极具仪式感地听完才能入眠。
想要把这些细微的声音还原、放大却不至于冲击听众的耳朵,并非易事。
好的收音设备要有足够干净的底噪,并且能最大限度保存声音原貌,这需要不菲的成本投入。本科同时在学习钢琴演奏的Richard有两只总价在6000元左右的麦克风,几年后,他用做ASMR获得的打赏等收入购得一组上世纪80年代的纽曼U87麦克,经过整修和置换线路板等工程,Richard将其评定为无价的收藏级别。“新人入坑ASMR,建议至少需要5000到6000元的设备投入准备。”Richard说。
一个好的ASMR作品在听众口中是十分神奇的存在。
“像过电一样通畅和放松,也像听到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的副歌”。正在读大三的任东从上大学开始听ASMR,手法不够专业的UP主会突然误触尖刻的噪声,还会有掉落工具等情况,反而没有了镇静的效果。任东说,自己格外喜欢UP主使用棉签摩擦话筒模拟的掏耳朵声音,那会让他全身的肌肉都能感受到放松。
退圈
当小众爱好走向大众,一些涉黄、打擦边球的ASMR直播表演开始充斥互联网平台。
2016年,已经是中国ASMR核心人物的Richard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退圈宣言”引发震动。
Richard不喜欢网络上将他们统称为“哄睡师”,除了抹杀专业性外,“哄睡师”在网络环境下关联了更多商业甚至软色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