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扎根西北16载研发国家标准试剂检测仪:让疾病无处遁形

2021
03-31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中新网兰州3月31日电 (高康迪)16年前,留学回国的车团结选择到他成长的地方——兰州,开始了他的“科研成果转化”之路。从科研到科研创新再到科技型企业,他直言,“技术是第一,也是根本”。

图为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高康迪 摄

图为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高康迪 摄

  科研转化出成果才有意义:埋头搞科研也要找到通道

  身为兰州大学学子的车团结对兰州有着特殊的情感,给他指导的导师,跟他一起蹲研究室的同学……这些对于当时的车团结而言,就是科研的后盾,他马不停蹄地跟临床、技术专业领域的两位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想法——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研发“基因检测试剂盒”运用于各类病源检测,这种想法当时就一拍即合。

  “想要转化,必须有一个通道。”当时摆在车团结面前有三条路可走,注册公司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委托相关公司转化、与相关公司联合转化。经过几个月寻找,当时兰州没有一家公司符合车团结内心的想法。

  当时正值兰州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兰大科技园扶持人才创业,有房租减免,简化注册公司流程等政策,车团结和两位老师凑了50万注册公司,同时拿到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高新区补贴30万元。拿着这80万元启动资金,车团结和两位老师开始了科研生活。

  “注册公司就是为了能成功转化科研成果。”成为老板的车团结,和自己的两位老师带着一些研究生组成了一个科研团队,全身心扑在了试剂盒研发上,“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商人,我是个科研工作者”。

  车团结回忆,每天就吃一笼包子,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不感觉累,不感觉饿”。

车团结向记者介绍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工作原理。 高康迪 摄

车团结向记者介绍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工作原理。 高康迪 摄

  企业“活下去”才能做科研:转变观念增加造血项目

  随着科研进度的一步步推进,需要的成本花费也越来越多,尽管科研团队的每个人都没有工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启动资金在两年后就没有了。”车团结说。

  一心做科研的车团结这才意识到“造血”的重要性,“没有资金意味着接下来的科研无法进行”,车团结开始和团队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服务与试剂代理,因为大多时间还是要花在科研上,费用只能勉强够用。

  车团结通过该省创业中心导师开始“寻找投资”。经过争取,该省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进行考察调研,最终该企业形成“政府基金体系+科研团队投入”模式,资金总算得到了解决。

  有了资金支撑,车团结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70多种基因检测试剂盒,可是检验试剂是否成熟,需要的试剂仪器只有国外有,需要测试,无疑又是一大笔开销。

  “国内只做试剂研发,但是检测设备却没有。”车团结想,此类仪器用途广,长年依赖国外进口,对于国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既然能研发试剂,为什么不试试检测设备。

  对照国外仪器标准,车团结研发团队开始了检测设备的“试错”过程,“记不清调整了多少次参数,最后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其余的参数每次只需轻微调整。”就这样,经过4年,ASA-96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研发成功,并于去年起草该领域产品技术评价国家标准。

图为车团结和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演讲比赛。(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摄

图为车团结和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演讲比赛。(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个人和企业融为一体:掌握原创技术才能“弯道超车”

  为了能使团队发展更好,车团结科研团队进行了工作重新分配。车团结除了每周例行技术研讨会议,还要飞往全国参加技术交流会议,于是,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候机厅、飞机上等,“参加会议的期间才能有整片时间学习,恶补知识。”

  谈及如何在科研人员和企业家身份之间来回切换时,车团结告诉记者,“我一直都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本意从来不是获利,科研一线工作永远都是第一位,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