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摄影师与侗族“挑担妈妈”的故事

2021
04-28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通讯:与三十年后的中国相遇是场惊喜——法国著名摄影师与侗族“挑担妈妈”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通讯:与三十年后的中国相遇是场惊喜——法国著名摄影师与侗族“挑担妈妈”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曹祎铭 杨骏 周华

  弯曲的碎石路,熟悉的荒山坡,突遇外国摄影师。32年前,中国侗族妇女阳奶群建被法国摄影师阎雷定格的笑容里既有惊讶,也有面对陌生人的客气。  

  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方式再一次相见,正在广西三江自家茶园采摘茶叶的中国“挑担妈妈”,与身在法国自己家里的阎雷都很激动、也很开心。

  “把我们连接起来的,是30多年前的刹那间。”阎雷说。

  纵然因疫情阻隔暂时无法见面,但通过简单的交流与相互问候,挂在彼此脸上的微笑仿佛穿越时空,瞬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今年56岁的“挑担妈妈”名叫阳奶群建,家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唐朝村,是一名普通的侗族妇女。32年前的一次邂逅,阎雷用手中的相机抓拍下了走在回娘家路上的她。

  当时为了带孩子方便,阳奶群建挑着扁担,两个儿子分别坐在扁担两头的箩筐里。而这张照片,也被阎雷选为其专门记录侗族风情新书《歌海》的封面照片。

  阎雷是当年第一批走进深山侗寨的外国人,阳奶群建与坐在箩筐里的两个孩子也是第一次看到西方面孔。“当时两个孩子都有点害怕!在阎雷来之前,我们根本没有见过外国人。”阳奶群建回忆起当时的场面又一次露出她那标志性的笑容。

  今年59岁的阎雷自1985年首次来到中国后,便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透过镜头看中国,定格中国民族风情,一直是他坚持的方式。“我对中国、对这里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好奇,我想用相机尽可能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回忆起那次三江之行,阎雷用他不太流利的中文说。

  阎雷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侗族。于是从1988年起,他先后4次跋涉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贵州黎平县一带侗族群众聚居的山水间,用相机记录着那里的一切。

  说起第一次到三江侗族自治县,阎雷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和朋友租了一辆越野车从桂林前往三江县,因为路况很差,一百多公里的路,我们走了一整天。”阎雷说,那时候县城里只有一家条件简陋的旅店,没什么商店,汽车也较为罕见,他所到之处,总会被好奇的群众围观。

  虽然当年三江侗族自治县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给阎雷的采风带来诸多不便,但原生态的侗族文化深深吸引了阎雷。

  “那里有很多木结构的风雨桥、鼓楼和民居,梯田很好看,当地人平时都会穿民族服装,还会经常吹芦笙……”那一次,阎雷先后到访了周边多个侗族村寨。从他当时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雪中侗寨、风雨桥下的斗牛比赛、侗族群众的歌舞活动还有各种生活细节。

  就这样,背着三台相机,阎雷逐渐与当地的侗族群众打成一片。“所有人对我们都很友善。”阎雷说,淳朴的民风与人们的热情让他得以自由拍摄,其中一些照片也在国际上引起同行关注,给他带来了荣誉。

  此后,阎雷又多次回到曾经到访过的侗寨,当地的变化令他惊讶。“以前这里很多人的家里还没通电,水泥路很少,物资匮乏……”阎雷说,“现在这里新修了很多路,交通比以前方便了很多,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商店内的商品越来越丰富,楼房越来越多,县城建设得像一座大都市。面对外国面孔,当地人也比以前更加自信、从容。”

  在侗族文化走出深山的过程中,阎雷的图文推介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正因为他对侗族的报道在世界各大杂志上广泛传播,他收获了更多来中国拍照的机会。阎雷和侗族人民间的缘分越来越深。

  2019年,阎雷又一次回到唐朝村。“挑担妈妈”家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电视、冰箱、洗衣机都已添置,两个儿子已长大并外出务工,回娘家所走的山路也已废弃,村里有了水泥硬化路,一条高速公路也从寨子旁的峡谷中穿过。前几年,三江县通了高铁,立体、便捷的交通网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侗族群众与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

  此前,在阎雷看来,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是矛盾的。

  但多次回访,阎雷发现,曾经在照片中留下影像的建筑、田园依然存在,并且被保护得很好。“这么多年来,侗族文化得到了极大保护,虽然现在日常生活中穿民族服装的人没有以前那么多,但当地人通过穿着民族服饰给外来游客表演民族歌舞等,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