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尺子”来量学生?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10日表示:“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评价改革,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更健康地成长、更全面地发展,这既是新时代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更是我们追求的育人目标。”他认为,善良、勇敢和智慧远比分数来得耀眼。
王平直言:“我们应该对孩子的品行更多关注,对孩子的兴趣更多呵护,对孩子的心情更多关爱,教会他们孝敬父母、友善待人,教会他们热爱生活、开朗阳光,教会他们胸怀宽广、志向远大,只有他们懂得爱,才会去爱身边的人,爱我们的国家,爱这个世界,爱他们自己的人生。这才是真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去年12月,格致中学“05后”少年盛晓涵“教科书式”救人的事迹成为坊间美谈;无独有偶,9岁的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的麻文博临危不乱,面对火情沉着冷静求助,全楼居民得以安全疏散。对此,王平感慨:“这些孩子们都让我非常感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他们表现出的善良、勇敢和智慧远比分数来得耀眼。我相信,这样的孩子,未来一定可期!一定会让家长更欣慰。”
在王平看来,每个孩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而鲜活的个体,可塑性非常强。“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关注到他们的考试分数和成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时候他们甚至比我们成年人更勇敢、更能创新、更有想象力,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教育加强引导、激发潜能,让每个学生能在不懈努力中绽放人生的光芒。”
他指出:“如果一座城市能有更多像晓涵、文博这样富有爱心、孝心的孩子,这座城市就会越来越有温度;如果一个国家能有更多像晓涵、文博这样为别人着想、勇于付出而且懂得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造福他人的孩子,国家的未来也会越来越有希望。”
当日,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做客2021上海“民生访谈”访谈节目,回应了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
婴幼儿是“最柔软的人群”,“幼有善育”事关千家万户和城市未来,上海把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是列为教育三大民心工程之首。王平指出,上海已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格局。今后,上海鼓励幼儿园开办托班,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据透露,今年,上海争取新增150所托幼一体幼儿园,明年在今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00所。同时,上海将集聚各类资源开设数量更多、布局更合理、服务更专业的科学育儿指导站。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王平表示,上海将通过教育数字化赋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启动基础教育教学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研究,场景包括“课堂教学融合交互”和“课后服务个性化定制”。据介绍,“课堂教学融合交互”是指一批线上教师与一批线下教师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应用来实施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生生有效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后服务个性化定制”则是指通过数字化的供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外得到学校老师及人工智能所提供的个性化数字化指导,从而可获得针对自己学习问题的有效辅导机会。
面对大量新教师进入教师队伍,上海将坚持“严”“爱”结合。上海将遴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要富有爱心的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上海已建立了教师工资稳步增长的机制,今后还将继续大力提高教师收入。
关于学生的午餐,王平表示:“用爱心关爱学生,要从爱他们的胃开始”,努力打造“舌尖上的学校”。上海将把加强学生营养午餐作为工作重点加以推进,真正让我们的孩子吃到一顿安全、美味、营养的午餐他希望“舌尖上的学校”能让孩子们多一个爱上学习、爱上学校的理由。(完)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