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近日,随着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广东各大高校均对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升级强化”,严格完善校园出入管理和师生健康申报等制度。羊城晚报记者获悉,有些学校已把教学方式部分“转移”到线上,并对中风险地区的师生暂时“拒之门外”。多所学校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毕业集体合照暂停拍摄
多所高校近日均发布通知加强校园管理,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要求,到过疫情涉及重点区域的师生员工立即向学校报告并按要求做好自我隔离,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校”,校外无关人员未经审批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师生员工入校时严格进行体温检测,并按要求查看健康码、相关证件,保证入校人员身体状况健康。同时,全员每天按照学校规定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并在健康申报系统上申报。
对于聚集性活动加强管理,严控不必要的校园聚集活动、师生跨区域外出集体活动,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毕业集体合照等则均已按校方建议暂停。校内会议尽量采取线上形式,确需线下举办的会议,控制参会人数并佩戴口罩、隔位就座。华师等多校要求,校外居住的同学,尤其是住荔湾区、海珠区的近期暂不返校。
目前多数学校校园内快递、外卖、购物仍然正常,且呈明显增加趋势。部分学校则取消了快递进校门。广州航海学院等还要求加强舆情管控管理,强调师生员工要通过政府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动态和防疫知识,面对流言消息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教学模式切换“云端”
目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仍采用线下授课方式。但记者了解到,部分学校已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暨南大学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未返校的同学采取线上上课的方式。广东金融学院全部课程改为线上教学,6月1日试行、2日正式实行。
广州新华学院有广州、东莞两校区,为减少穗莞两校区之间的人员流动,该校要求已住东莞校区且持绿色健康码的老师按原有教学安排线下教学,需从异地到东莞校区上课的老师,暂时开展为期两周的线上教学。该校广州校区处于疫情中风险地区或持黄码的教师,也从5月31日起以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处于低风险地区的教师,并携带核酸检测为阴性报告的可返校线下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要求,学生停止实习或兼职实践活动,减少外出风险,向实习单位申请线上实习。对于尚未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华师提出尽量采用网络视频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确保答辩安全、顺利。
组织全员核酸检测
5月30日,中山大学南校园13000多名学生完成了核酸检测。中大5万余名学生、近8000名教师,在6月1日前完成了采样。此外,中大等高校提出,适宜接种的师生员工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实现“应接尽接”,提高疫苗接种率,尽快建立免疫屏障。
华工社区于5月31日至6月2日对常住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另据统计,华工大学城校区已于5月中下旬分两批次组织师生(含家属)集中接种新冠疫苗10423人次,广州国际校区也已经两次组织师生前往校区附近的南村医院接种。
5月31日至6月1日,暨南大学石牌校区设立3个临时检测点,分时段、分单位、分类别组织目前在校的全体教职工、学生和居住在校内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预计完成2.8万份核酸检测样本提取。
华师于5月31日-6月1日完成3万多名石牌校区师生员工及校内居民检测,从3月24日至5月30日一共组织接种27314人次,其中第一剂20160人次,第二剂7154人次。广东工业大学则于5月30日组织东风路校区师生员工近4000名完成核酸检测。
【编辑: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