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基础薄弱、缺乏技术,一些地方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现代化产业。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当地正因地制宜,增强脱贫攻坚造血的内生动力,为贫困户铺就脱贫奔小康的长久之路。
初秋时节,四川凉山越西县这片千亩苹果园迎来了第一个大丰收,首批采摘的20吨苹果将被运往1800公里外的广东佛山。
广东佛山驻凉山州越西县帮扶干部 黄捷:接下来我们还有一批是在9月底,我们会试水销往香港、销往澳门,把深山里面的好山好水出的好果销往我们粤港澳大湾区。
5G全流程监控生产、全新的自动化分拣线,建在大凉山深处的这个苹果园科技感十足。而在这里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附近的贫困户,他们还参与了资金、技术入股分红,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扶贫园”。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居民 秋足阿支:和爸爸妈妈、哥哥都在这里面打工,一天七十元还是挺高的。
秋足阿支一家原本居住在50公里外的山上,交通不便、住房破旧不说,全家忙活一年,也只能勉强吃饱肚子。今年四月底,他们和1400多户贫困户易地搬迁到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还分到了每人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全家人决定全部入股到附近的苹果产业园。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城北感恩社区居民 秋足阿支:前三年我们是每户每人250元(分红)一年,然后后面每年就是每户每人1500元一年(分红)。
如今,已经有3300多名贫困户参股,加上佛山南海区的援建资金、当地政府的自筹资金,越西苹果产业园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3亿元,四川农科院还派出专家进行技术辅导,越西苹果的品质和销量正在稳步提升。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委书记 袁洪:让这些产业项目、产业基地,能够见到效益,这些经济效益要反哺和回报给我们的贫困村和广大的贫困群众。
政府扶持,园区带动,贫困户参与,传统种植方式转变成现代化规模经营,凉山州目前已经建成了118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大凉山”苦荞、昭觉土豆、金阳青花椒小有名气,大多数贫困户都有了稳定的收入。而对于那些灵活就业的贫困户,当地也想出了一些增收的办法。
在凉山州金阳县马依足乡东山社区,上百名绣娘正在飞针走线,不一会儿功夫,一批搭配传统的彝绣袜子、围巾就完工了,这些绣品早已被广东的客户订购。
四川凉山州金阳县马依足乡东山社区居民 吴女木:可以在这里绣,也可以在家绣,不影响平时干农活、送孩子上学,每个月也能挣个两千多块钱,这种就业很好、也稳定。
东山社区是金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居住着1199户贫困户,男性平时在外打工,妇女留守在家带孩子,时间比较灵活。于是,县妇联请来彝绣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刺绣,还帮她们联系销售。
四川凉山州金阳县妇联主席 瓦其依史: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县很多年轻人都不能外出打工,有了这份工作,就能就近居家就业。
今年,通过东西部协作,凉山州向广东、浙江等地输出贫困劳动力近20万人,挖掘护林员、保洁员等一批公益岗位,通过扶贫车间安排17万个灵活就业岗位,努力做到人人有技能,家家有收入。
【编辑: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