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广型教授”要发挥牵引作用
青年教师不能做服务“三农”的局外人
光伏发电板底下种猕猴桃?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贾兵刚提出这个想法时,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的农民根本不信:“这是什么教授啊,简直瞎搞,种了一辈子地也没见过这样干的。”
今年初秋时节,这个听起来天方夜谭的建议变成了现实。当地农民对100多亩光伏板下的猕猴桃进行了采摘。
贾兵的试验获得了成功。“等了3年,终于全部挂果,一亩地产量约1500斤,每斤5到10元,纯收益能达到5000多元。接下来,要继续推广这一种植模式”。
在安徽农业大学,有一支长期服务地方“三农”发展的教师队伍,长年行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帮助当地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真正在“三农”一线砥砺成长,该校出台“推广型教授”系列职称评定办法,相对降低论文方面要求,转而注重技术推广的成果。
近年来,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相继出台“推广教授”政策,将教师从事技术推广、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贡献作为评定职称主要依据,鼓励更多青年教师扎根农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这一政策导向,能否有效起到牵引作用,让更多的青年教师下基层从事科研实践与技术推广,真正成长为应用型专家?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展开深度调查。
仅靠书本知识,无法开展技术指导
2005年硕士毕业那会儿,贾兵去农村讲课,时常答不上来农民提出的问题。看到农民施灰色的化肥,他好奇上前询问,农民反问:“你是农大教师啊?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这是磷肥!”
一位农业专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现在很多农业技术人员刚到基层,不知如何描述植物“苗黄苗枯”的现象,对于病因也摸不准,更别提下药方了。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人竟然将麦苗错当成韭菜。贾兵也观察到,有些年轻教师能写出关于猕猴桃的科研论文,但到了果园,却不一定认得全猕猴桃品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很多农业专家提到,现在不要说来自城市的学生,即使出身农村的学生,对三农问题也不甚了解。很多从事农业科研的研究生,只有“取样”的时候会下地与农作物打交道,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做课题,对于具体的农业生产更像是“局外人”。
“仅靠书本知识,无法开展技术指导,首先得发现、看准问题,这是前提。”一位农业专家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在农业院校里,目前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教师大多是60后或70后,青年教师不愿、不敢下基层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农业院校专家表示,年轻教师、学生之所以不愿扎根基层,一方面是缺乏适用技能和基层锻炼经历,有“本领恐慌”,怕被实际问题难倒;另一方面,在基层搞农业服务,需要多年摸爬滚打,辛苦劳累不说,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出业绩,但在学校实验室里搞研究、发论文更容易出成果。
不只比论文,更要看技术推广成果
金寨、蒙城、颖上、临泉、岳西,一天一个地儿,组织专家进村调研,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整个暑假,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何金铃一直没闲着,脚上沾着泥土,和农民打成一片是他的一贯作风。
进校工作38年来,何金铃主编了两本植物学国家级规划教材,担任副主编的教材也有两本,并参编了多本教材。在职称评定时,教学成果奖、授权发明专利等“硬杠杠”,他都能达到,唯独论文是弱项。“评正教授,要求发表5篇SCI论文,二类以上不少于4篇,我整天在下面跑,没有时间做系统性研究,高水平论文数量不够”。
从2016年起,安农大依据学科发展定位和各学院实际,按一定比例在教师队伍中设置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和推广型4种岗位。2018年,该校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条件和评审办法,教师可按照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等资格条件进行申报。
依据安徽农大的“新规”,推广型教授职称评定,并非对论文没有要求,只是相对降低,“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论文5篇以上,其中一类期刊论文不少于1篇。主持三类以上科研项目两项以上或二类科研项目1项以上。”此外,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方面要求更为严苛:连续3年每年在基层从事科技成果推广不少于4个月……总而言之,评聘指标更注重技术推广效果和社会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