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大学生“云端”绽放最美青春
近日,“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获奖作品公布。两项活动共收到网文、音乐、短视频等各类作品29032件,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大学生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在抗击疫情、支教支边、脱贫攻坚等方面贡献力量,用“青春风暴”掀起践行网络正能量的新风潮。
在线翻译,严防疫情控输入
“分开隔离也是为了您的安全考虑,请您理解。”0时46分,林晓丹被一通来自隔离点的电话叫醒。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用流利的德语向刚刚从德国入境的一家四口介绍入境后的隔离安排和注意事项,并与他们一直保持线上联络,直至解除隔离。
今年3月,在全国各地严防疫情输入的关键时刻,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的大四学生林晓丹加入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组建的涉外防疫志愿团队,承担起入境人员隔离筛查点的德语和英语在线翻译工作,成为守卫“边境线”的线上防疫志愿者。
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经验丰富的林晓丹成功化解多起因双方误会而产生的矛盾,协助入境人员顺利完成入境隔离筛查。林晓丹介绍,许多外籍人士因为语言不通、不熟悉环境而对入境疫情防控政策产生误解,情绪激动的还会与防疫工作人员产生一些冲突。“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尽量准确地表达双方的意见,想办法减轻入境人员的抵触情绪,尽量使他们理解隔离点的规定。”
与此同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研究生龚甜甜带领的翻译工作组也在另一条战线上忙碌着。为了支援伊朗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成员连夜译制了一份收录新冠肺炎诊断和治疗中重要医学术语的《抗疫医疗汉波词汇表》,并在伊朗社交网络发布经过翻译的新冠肺炎防治科普视频,这些带有波斯语字幕的视频总结了中国迅速控制疫情的经验,帮助当地民众了解如何正确防控疫情。
据了解,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启动涉外防疫志愿服务机制以来,已有超过1000名在校大学生报名参与在线翻译等志愿工作,涵盖27个语种,为重点地区入境外籍人士的隔离做好协助沟通。
云端支教,传播知识送温暖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病毒是怎么跑到我们身上的……”透过电脑屏幕,温州大学“知心姐姐实践队”的学生教师正在给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一场生动的防疫课程。
今年暑期,“云支教”成了一道崭新的风景线。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实践活动以“互联网+支教”的全新形式展开,为孩子们带来精心准备的兴趣课程和夏令营等各类活动。
“知心姐姐实践队”队长徐夏今年负责绘本课程的视频录制工作。从编写绘本故事到画图填色,每一名队员都积极参与到课程录制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绘本。“我们不仅着重传授绘本专业知识,还结合了音乐、手工、游戏等元素,希望为小朋友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
在福建,宁德师范学院的21名大学生自发组成了一支“暑期线上支教队”,通过录制视频课程为来自飞鸾中心小学的127名孩子提供义务支教服务,帮助他们利用暑期时间补习功课。
“我们一周会安排3次不同的课程,按照课程表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在学习微信群里,并且安排相关作业。”支教队负责人蔡家鑫介绍,考虑到孩子们的年纪比较小,支教队的老师们在制作授课视频时还加入了一些小故事和小动画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微信群内每天会有相关老师值班,不仅负责及时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还随时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未来线上线下配合的支教形式将成为常态。”蔡家鑫说。
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战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小云雀”电商助农服务队的大学生们日前化身带货主播,利用假期在重庆彭水县郁山镇玉山村开启助农活动,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为了直播带货能有好收成,“小云雀”服务队在玉山村委书记刘代成的带领下,走访了生产晶丝苕粉、特色窖藏酸菜等多家农户,进行产品调研和视频拍摄工作。大学生们运用学校中的电商专业知识,逐一提炼产品特色,为每一件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以此设计直播脚本并制作前期宣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