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山茶越来越香

2020
08-30

资讯

媒体
+
分享
评论
0
BD01 / 综合整理
A-
A+

  这里的山茶越来越香

  远眺,雾霭轻抱柔软的山脊;近瞧,齐腰的茶树苍翠欲滴。空山新雨,茶香醉人。

  在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长沙游客王晓原一路走一路拍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地方,我必须得来看一看。”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抱着绿水青山,因茶致富,蒋家坪村迎来山乡巨变,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7%下降至0.74%,“茶旅融合”也步入正轨。

 

  产业升级,因茶致富步伐稳

  “今年茶叶特好卖,往年300元一斤的干叶,400元都有人收,订单供不应求。”蒋家坪村女娲凤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延会高兴地说,“五一”期间,蒋家坪村的春茶销售一空。

  从过去的荒茶山,到如今的产业园,凤凰茶业经历了“凤凰涅槃”。

  上世纪70年代,村里就建了1400亩老茶园,由于管理不善,茶园产量低下,茶农靠肩膀担下山散卖的钱还不够路费,“种茶不如种粮,种粮还能喂饱肚子。”

  “看着茶园撂荒,太心疼。”罗延会卸任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后,主动请缨承包下本村老茶园,逐步分批改造。2014年,村党支部引进西安企业注资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对茶园改造升级,并建成1000平方米的茶叶洁净化加工厂和两条标准化生产线。

  有了企业带动,蒋家坪村的茶产业加速发展。如今,凤凰茶业已成为带动蒋家坪村百姓增收的产业龙头,拥有高效茶园基地140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茶2000亩,每年生产销售茶叶10余吨、产值800多万元。

  这阵子雨水多,村民丁国全上茶园的次数却不减,“人家信任我,我可不敢马虎。”丁国全在生态茶园务工,采茶、制茶、管理样样在行。

  丁国全一家5口,老母亲身体不好,媳妇又是残疾人,两个孩子在上学,全家就指着他一人。“以前为照顾家里,只能守着几亩薄田,在附近打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

  自打在茶园找了活,丁国全凭着踏实勤奋渐渐成长为制茶方面的行家。茶园效益逐年增,他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一年能挣2万多元,去年我们家终于脱了贫。”

  依托凤凰茶业公司,蒋家坪村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困难群众106户348人脱贫增收,人均年增收超过1000元。目前初步实现人均2亩茶的目标。

  “绿水青山给了我们金饭碗,村里今年规划新建500多亩茶园,未来我们要把品牌打出去,让蒋家坪村的茶走向全国。”村党支部书记罗显平说。

  道路拓宽,“茶旅融合”新起点

  “如果没有这条去年新修的硬化路,我们不会迎来这么多游客朋友。”看着游人满山,罗显平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4.5米宽的进村路,走得了运茶小卡车,也跑得了旅游大巴车。

  蒋家坪村青山环抱,2016年以前,原通村水泥路只有3米宽,坡陡弯急,村内硬化路不到2公里,4个村民小组不通路。外出打工的村民想从镇上打车回村,司机直摇手,“你们村那路,我可不敢走。”

  行路难,困人手脚,也困住了深山好茶外销的步伐。“机械上不了山,卖茶靠摩托车一筐筐往山下运。下点小雨,土路变泥河,人都走不了,更别提运茶……”罗延会回忆。

  交通扶贫好政策,为蒋家坪村带来希望。2017年到2019年,在各方面帮扶下,全村累计新修道路26.2公里,硬化16.6公里,群众出行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很大改善。

  路一通,茶商主动寻上门,也让村民们看到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如今从安康市到村上只消半小时车程,去年,为帮助蒋家坪村发展“茶旅融合”,平利县拨付专款,将通村土路改造为4.5米宽的硬化路,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买了简易货架放路边,土豆、野菜、茶叶、剁椒酱……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山货吸引着游人眼球,村民们感叹:“山货家门口就变钱,以前谁敢想?”

  曾经的穷山沟,搭上了“茶旅融合”的快车。今年以来,蒋家坪村客流量达到五六万人次,仅“五一”假期就接待游客2.8万人次。

  目前蒋家坪村有8户开办农家乐,家家红火。办农家乐的农户赚了钱,其他村民的土特产也有了销路。村里争取了10万元帮扶资金,鼓励村民一道脱贫致富:养鸡50只以上,每只奖补20元;每养一头猪,奖补300元。贫困户陈敬海家的1000只土鸡早早被预订一空;村民罗显清的50头猪也卖了个好价钱,拿到奖补更是让他喜上眉梢。

凡注明非“健康日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